庹文學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場景中,目的就是要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能力,進而,在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素質教育下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創設有效的情境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在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同時,也為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做出相應的貢獻。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有效地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活動中進行論述,以促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一、音樂情境的創設
音樂是渲染課堂氣氛的最好工具,也是打破課堂沉悶,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情境之一。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選擇有效的音樂來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習興趣,以確保學生能夠主動地走進語文活動中,進而為高質量的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教學《快樂的小燕子》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為了讓學生知道小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明媚的春景,在導入環節,我給學生播放了兒歌《小燕子穿花衣》這首歌,輕松的旋律、簡單易懂的歌詞,不僅能夠渲染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而且與學生健康的成長,全面發展也有著密切聯系。
二、表演情境的創設
表演情境的創設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能夠滿足學生表演欲的有效方式。所以,我們要深入研究語文教材,要將文本有效地改編成課本劇,然后組織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進行表演,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體驗中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確保課程目標的最大化實現,同時,也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丑小鴨》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了確保課堂效率的最大化實現,在授課的時候,我進行了“表演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分別扮演:丑小鴨、鴨媽媽、哥哥、姐姐、養鴨子的小姑娘、小鳥、獵狗、農夫等角色,并按照下面的劇本進行表演。
“噼!噼!(蛋殼響起來),哥哥姐姐一個個從蛋殼中鉆了出來。
“這個世界好美呀!”哥哥姐姐喊著。鴨媽媽看著這個特別大的蛋,嘆了一口。
幾天過后,在鴨媽媽的努力下,“丑小鴨”出生了。
哥哥姐姐:丑死了,丑死了。
養鴨子小姑娘:怎么會有這么丑的鴨子呢?(撇撇嘴走了)
鴨媽媽:沒事的。你們都是我的孩子。(撫摸著丑小鴨)
……
組織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對上述課本劇進行表演,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形象、直觀的表演還能幫助學生體會文本中的中心思想,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而在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過程中,也能保證課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三、問題情境的創設
問題是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前提,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應試教育下的語文課堂往往很少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導致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也不利于高效素質水平的提高。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立足語文教材,要深入研究教材,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同時,也有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
例如,在教學《唯一的聽眾》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老教授的真誠無私,也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感激和敬佩之情,更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在授課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文章中所提出的“唯一”的聽眾是誰?(2)我為什么會走進林子?(3)老教授為什么要“騙我”?(4)我為什么能從一個音樂白癡成為一個成功者?……組織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以確保本節課教學目標的最大化實現。
總之,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創設出有效的情境來確保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同時,也為學生全面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參考文獻:
李玲.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07).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