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攀
小組學習方法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該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一方面是為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與學生之間合作與交流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一直采取的是“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不利于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方法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以確保語文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將小組學習方法有效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論述,以構建出高效而精彩的小學語文課堂。
一、小組學習方法在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學生學習其他部分的基礎。所以,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我們要改變以往“教—寫”模式,要改變“一個字寫十遍”的現象,要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方法應用到識字教學活動中,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語文課堂中獲得良好發展。
例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測。也就是說,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出題進行識字檢查,比如:一只wū yā( )口kě( )了,到處找水hē( )。烏鴉看見一個píng( )子,瓶子里有水。……或者是寫出讀tɑ的漢字( )等等,組織學生在小組互相出題練習中提高自己識字、寫字的能力,進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小組學習方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閱讀教學是開闊學生知識視野,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要將小組學習模式與閱讀教學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以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例如:在閱讀《絲綢之路》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首先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下面幾個問題進行討論,如:(1)絲綢之路有什么意義?(2)通過閱讀文本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3)絲綢之路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4)你還知道有關絲綢之路的哪些故事?……組織學生閱讀之后在小組內對上述問題思考討論,互相交流,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而且對學生基本語文素養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講故事”活動,引導學生將自己課外閱讀到的文本與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互相交流,目的就是要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寶庫。同時,也確保學生在小組互相交流中文本價值得到最大化實現。
當然,除了上述兩個方面外,我們還可以將小組學習模式應用到語文作文教學中,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找到寫作的方向,提高寫作質量。總之,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模式應用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以確保學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中拓展思維,提高學習能力,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劉家海.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速讀:中旬,2015(0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