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代平
摘 要:要想更好地構建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就必須要充分尊重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地位,有效引導小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只有不斷深化小學語文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改革一系列不適應小學語文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并且充分結合不同階段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學內容,才能切實推動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的進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教學;對策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筆者發(fā)現(xiàn),隨著近年來諸多國內學者對語文教學改革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呼聲日益高漲,語文教學改革得到順利進行。并且,《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進一步詳細說明了“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性,使得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學生主體作用得到進一步體現(xiàn)。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從而更好地構建起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推動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向前發(fā)展。
一、有效構建起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全面提升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現(xiàn)階段,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加注重素質教育在課堂當中的體現(xiàn),只有切實強化我國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主體性,才能以此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欲望和求知欲望。同時,為了能夠切實強化我國小學生的求知內在力量,不斷促使小學生期待語文知識的學習渴望,進而激發(fā)小學生全方位的潛力。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教學時,必須時刻關注小學生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需求,及時調整相應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讓小學生更好地接受相應的語文知識。同時,努力還原書本當中的內容和情境,才能使得知識逐漸轉化為小學生所能理解的內容。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中,由于教學內容和學生所能感受的范圍差距太大,小學語文教師便可以有效地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通過各種圖片、視頻等方面感受到大興安嶺充滿魅力的景色,只有通過這種教學情境,才能使得枯燥無味的小學語文課堂產(chǎn)生勃勃生機,有效地吸引著小學生的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小學課堂形成高效化和科學化。
二、以情感因素來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在筆者看來,小學生是一群具有深厚感情的群體,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切實利用情感因素來進行相應的教學,只有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逐步開發(fā)出相應的教學情感,才能使得學習過程中不會產(chǎn)生各種不適應,充分營造暢快的心情和活躍的思維,以此來增強小學生的心理投入程度。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逐漸認識到情感因素在構建高效語文教學課堂中的作用,這才是提升小學教學內容質量的重要意義體現(xiàn)。為此,筆者認為,只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探索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才能體現(xiàn)出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其一,以“情感促進知識的學習,以知識的學習來推動情感的交流”為教學方法,最終達到情感和知識兩者相互融合的目標。同時,我們還必須要充分尊重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通過了解小學生自身的個性化需求,靈活地通過情感需求來增進對語文知識的掌握。
其二,有效地利用小學語文文章的內容歌曲,以此來增強語文知識的課堂學習氛圍。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盡可能地調整語文學習的節(jié)奏,才能更好地緩解語文課堂上的郁悶氛圍。在學習《香港,璀璨的明珠》中,教師可以利用“東方之珠”歌曲中盡情展現(xiàn)出香港的繁榮,有效地引導小學生對香港的向往之情和熱愛之情。
其三,針對語文教學內容上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藝術化處理。我們都知道,小學語文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為此,在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中,我們就必須要實現(xiàn)各個學科之間知識的串聯(lián)。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一課中,教師便可以充分聯(lián)系各個學科之中的內容,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文章學習難度。
其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來進行穿越式教學。通過利用視頻和圖片來進行相應的展示,才能幫助小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內容。
其五,有效地開發(fā)小學語文的課程資源。小學生在學習《將相和》之后,讓學生組織相應的課文內容進行多方面的閱讀和解讀,針對《將相和》一篇文章進行全方位的解讀,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文章不同角度的理解。或者是可以按照文章所展現(xiàn)出來的內容編寫出獨幕劇,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重新演繹這一故事,從而可以展現(xiàn)出小學生對文章不同角度的理解。
三、以“自主合作探究”來提升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互動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研究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最能體現(xiàn)出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便是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各項自主合作探究活動,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幫助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逐步掌握主動權。只有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明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改變學習方式作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石,才能體現(xiàn)出高效課堂的實際含義。教師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中,可以扮演著導向的作用,通過對“問題”作為導向,逐步引導小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全方位的解讀,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打破小學生“心理瓶頸”,將學習的主動權牢固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體現(xiàn)出學生主體作用的實際內涵。例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可以根據(jù)相應的內容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在每個問題的設置上都要能夠體現(xiàn)出問題的難度和梯度,讓語文學習小組在通讀全篇的基礎上,自行開展各項自主合作探究活動,或者是以個體獨立的思考作為基礎,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讓小組成員積極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勇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從而更好地解決在探究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勉勵不同學生的觀點進行互相交流,才能將不同的知識和方法牢固掌握在自己的認知結構當中去。
總的來說,為了能夠構建起以學生主體作用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課堂,就必須要有效構建起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全面提升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以情感因素來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或者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來提升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互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趙財經(jīng).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整體改革 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0(04).
[2]龐光輝,秦錫純.識讀結合識寫一體:新編小學語文第一冊《影子》教學述評[J].黑龍江教育,2000(09).
[3]杜潔瓊.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基礎教育研究,2000(03).
[4]姚尚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提升課堂教學效率[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