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克鳳
摘 要:現階段,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必須要重視起家園合作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家園合作
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僅靠幼兒教師和家長單方面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兩者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來完成。
一、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
近年來,幼兒教育暴力的問題層出不窮,怎樣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家園合作教育的重要前提,幼兒教師素質的發展和提高直接影響著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須給予重視。幼兒園在聘用幼兒教師時,必須對應聘者進行層層考核,杜絕無證上崗的情況出現,對于通過考核的應聘者也要經過一定的考察和培訓之后才能夠正式投入教育工作。同時,對于本園的幼兒教師也要進行定期的考核,適當地為幼兒教師提供一些實踐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從而使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也對未通過考核的幼兒教師進行再培訓或是辭退,為家園合作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礎。
二、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
幼兒園要鼓勵家長積極地走入園內,為其講解正確的心理教育方法,通過一些親子互動讓家長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狀況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以便于在幼兒出現心理問題時給予及時的糾正和正確的教育。有時家長錯誤的教育方法對幼兒心理造成的影響常常是無法挽回的,因此,通過觀看一些相關的教育案例,使家長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家園合作教育中來。
三、尊重幼兒人格,滿足合理要求
教育幼兒的前提是要先給予其足夠的尊重,讓幼兒感受到充分的關心和重視,要根據幼兒的成長規律和認知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如果一味地對幼兒進行指責、謾罵或是體罰,很有可能會對幼兒心理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在教育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愛好和需求,設計出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育活動和內容,對于幼兒的想法和興趣給予充分的尊重。對于家長來講,常常將幼兒的需要進行限于物質上的滿足,其實關鍵還是要了解幼兒心理上的需求,應該多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去鼓勵和認可幼兒,使其獲得足夠的關心和呵護,面對幼兒的錯誤多給予寬容,在幼兒成長發展過程中給予足夠的尊重,從而使幼兒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對幼兒教育也提出新的教育任務和目標,家園合作教育模式不僅能夠使幼兒時刻都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也有利于幼兒教師創
新出更多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兩者之間也能夠相
輔相成、共同發展,從而促進幼兒身心靈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許海英.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園合作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