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延立
摘 要:小學教學課程中數學是一門較為困難的學科,這不僅與學生的邏輯能力有限有關,也與以往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關系,加之小學數學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運算能力、符號意識以及邏輯創新能力,使教師不能采用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所以,啟發式教學法在本學科中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不僅與新課改要求的素質教育有很大關系,也是當今小學教學模式的一種轉變。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法;小學數學;應用分析
在結束了幼兒教育之后,孩子們步入了九年義務教育時期,長達六年的小學教育對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為今后的高等教育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階段。在此階段中數學的學習歷程是相比較困難的,因此,采用啟發式教育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是有必要的。
一、啟發教學的概念、意義
啟發式教育是一種教師將學生要接受的知識通過引導、啟發等多種途徑,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答案或解決問題的路徑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中教師主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內容設計各種各樣的方法手段來誘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從而完成知識的傳授。此種教育模式有著深遠的意義,在此種教育模式下,教師可以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課堂的學習氣氛,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機會,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除此之外,啟發式教育模式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數學,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提高。
二、啟發式教育的應用
1.新課導入處啟發學生
在開展數學新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好奇等心理特點營造一個相應的學習氛圍,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習效
率。例如,在求圓的周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出一個由細鐵絲構成的圓,令孩子們思考怎么求其周長,當孩子們通過自主思考知道可以用細線圍繞一周求其長度或者剪開鐵絲拉伸求長度時,孩子的思維便得到啟發,同時他們的興趣也得到提高,使其更容易地理解圓的周長的定義,此時教師便可引入圓的周長公式給孩子們,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疑難問題啟發教育
數學教學中有很多難點、疑點和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在此時教師的啟發教育尤為重要,例如,學生通常在學習質數、奇數以及偶數時容易混淆之間的概念,教師便可利用提問題的方法來啟發學生思考,通過多次的提問使學生能夠深入地了解和較為清楚地透析此類問題。
三、啟發式教育的方法
1.直觀啟發教育法
在數學教學中有很多抽象的問題需要理解,而小學生大多是用形象的思維方式,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形象的事物或道具來表現出難以理解的問題,利用直觀的教學方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學實驗、學具操作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方法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由形象思維模式轉變為抽象思維模式。
2.巧練啟發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習題的完成很重要,但是多練不如巧練,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運用已經熟悉的知識進行練習,從而啟發對學習的積極性,進而能夠更加容易地掌握知識,例如,在學習年月日的過程中,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知識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爸爸出差了一共60天,這60天可能是哪兩個月,有的學生回答4月和6月,有的則回答8月和11月。這樣類型的問題便使學生對已經熟悉的知識可以更好地利用,同時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更加牢固地掌握已有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獲得多種的解題方法,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自由交流的方法,提高學習的氣氛,使學生更快、更深刻地學習知識。
四、啟發式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1.要明確上課過程中的教學任務
在課程上開展多種多樣活動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學習的內容,教師應當在此過程中維持好紀律,讓學生有目的、有規律地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2.布置的家庭作業也要有啟發性
教師在課后的作業布置中不要僅限于課后習題,還要適當地增加習題難度,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動腦思考,探究習題的解答過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多種方式進行啟發教學
利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激勵和鞏固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
小學數學的教育是為今后的教育打基礎的關鍵一步,而啟發性教育模式相對比傳統的灌輸教育有著極大的優勢,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為我國教育界和未來的數學界提供大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匡帆.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論壇,2014:80.
[2]朱振霞.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分析[J].新課程,2015:123.
[3]戴偉玲.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的指導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