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淑紅
摘 要: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通過構建愉悅的學習情境,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拓展音樂教學資源等策略來不斷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學習情境;主體性;教學資源
一、構建愉悅的學習情境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必須依據學情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利用好奇、好動心理,采取視頻引入、情景表演、律動呈現(xiàn)等方式,充分利用課件、簡筆畫、游戲等方式對音樂情景進行再現(xiàn),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觀察、創(chuàng)新、審美能力,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與神奇。如,教學《大鹿》這首歌曲時,我通過播放教學視頻,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扮演歌曲中的角色,進行游戲學唱和表演。這樣將色彩與音樂結合起來,達到視覺、聽覺相互滲透和補充,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快速掌握旋律,很容易就學會并演唱這首歌曲。
二、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必須努力抓住學科本質特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敢于展現(xiàn)、表現(xiàn)自我。引導鼓勵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并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讓音樂知識得到升華。課堂中,教師應當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跟音樂學唱并獨立唱歌,學生對歌曲熟練后開展班級男女生對唱、賽唱,并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及時進行反饋矯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還可以讓學生各小組進行即興表演唱,給學生搭建展示平臺,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成為音樂學習的主人,不斷豐富學生的音樂實踐經驗和音樂藝術素養(yǎng)。
三、拓展音樂教學資源
課堂活動是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音樂學科課改的重點研究內容。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將本地區(qū)的鄉(xiāng)土音樂滲透進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教學資源的有益補充和拓展。同時,教師要對學校現(xiàn)有音樂資源進行有效開發(fā),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音樂教學模式和教學流程,結合學科特點進行資源整合,積極開發(fā)音樂校本課程。通過這些舉措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水平、鑒賞能力,從而營造良好的音樂教學氛圍,不斷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以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隗亞靜.淺談如何構建小學音樂高效課堂[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