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 要:新課改理念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交流互動、創新思維和探討問題,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優勢互補效果,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觀念等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法之一,已被廣大教師所重視。教師主要以學生學習小組活動為主體,通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分配學習任務,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發揮群體的積極能力,使學生得到有效的進步和發展,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一、建立結構合理的合作小組
建立合理的小組是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要注意小組人數的安排合理性,人數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動,使他們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同時,小組成員分配要得當,因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有所差異,所以教師可以按照高、中、低三個不同的層次,對學生進行合理、科學地分組,這樣有利于學生彼此之間形成優勢互補局面,同時也為每個學生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訓練學生養成正確的合作學習態度
要使學生合作學習有效,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合作習慣。在數學課堂上進行合作交流前,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探究,讓學生獨立思考,確立自己的觀點;在合作中交流時,教師要給每個學生表達的機會,同時讓學生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最后需要進行合作反思,由于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有所差異,因而反思與調整能夠幫助學生經過合作學習后,促使自己的知識結構得到完善。
三、明確的小組合作機制
小組合作的重心在于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那么明確的分工和小組之間的搭配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學習中,以小組為學習主體,“以強帶弱”,通過學習能力和狀態較好的小組之間的搭配,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積極性。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將之應用于小學數學學習過程,能夠促進學生形成有效的交流互動,幫助學生形成優勢互補的效果局面,從而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對此,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給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高度的重視,并將之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鈕榮榮.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思考[A].2014年6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