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培養學生的情商,讓他們喜愛英語課,激發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英語教師,要從自信心培養,讓學生享受英語學習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為英語學科學習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商;自信心;基礎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進行簡單英語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生樂于學習英語,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幫助建立自信心,享受英語學習過程,這也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所以有教師說,在英語學習中,情商決定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還將直接影響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不能僅局限于英語知識的教學,更應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英語學習態度,享受英語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這尤為重要。
一、從“我行嗎”到“我能行”,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枯燥、單調的英語學習,很多小學生感到無趣,加之大量的詞匯記憶,學生逐漸感到困難,對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產生懷疑。久而久之便失去學習英語的熱情,面對這樣的現狀,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變“我行嗎”為“我能行”。在教學實踐中,要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樂于表達,不畏懼失敗,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語學習是件非常容易、快樂的事。
1.給每位學生平等的表現機會
教師首先要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平等對待每位學生,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給每位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比如,學習基礎較好,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提問稍難的問題;對于能力欠缺的學生,教師應降低難度,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發言,勇于表現自我。特別是對于學困生,教師應給予特別的關心與支持,幫助他們初步形成語感,讓他們變“我行嗎”到“我能行”,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積極鼓勵學生大膽開口,培養他們勇于發言的信心
英語學科不同于其他一般基礎學科,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基本技能是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大膽開口,勇于表達。不僅對于簡單詞匯的表達,更應突出簡單的口語表達,如:Dont be shy. Have a try./ Dont worry about it./ No problem ... 這樣簡單句型做到朗朗上口,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二、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實現“快樂”學英語
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感,最終目的是能夠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實現“快樂”學英語。所以,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享受學習的過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1.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所以教師不妨從課堂學習方式的變革開始,改成傳統的“填鴨式”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組成會話小組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實現“快樂”學英語。
2.要結合教學內容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比如,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英語對話中采用角色扮演等。詞匯教學時,可以采用多媒體直觀展示,讓學生看到呈現圖片便想到詞匯表達、拼寫方法等;再如角色扮演中,學習Party會話教學時,可以設置一個學校聚會的場景,讓學生了解聚會上發生的事情,理解對話內容,學會正確表達。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中,作為教師不能停留于簡單知識的傳授,而要認識到情感因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大力加強情商教育和培養,使之促進學生的情感、智能和人格得到全面發展,從而實現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