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茜茹
通常我們上課都離不開語言的表達,教師語言表達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具有正確的思想、淵博的知識和嫻熟的教學方法,更要講究教學語言的藝術。教師在課堂中要能夠運用語言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打動學生,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一、巧用啟發性的語言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由此可見,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本人在語文教學中常用啟發性的教學語言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有效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強烈探求。
例如,教學六年級語文課《藏戲》,上課伊始,我走進教室面帶微笑地問學生:“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僅有豐富多彩的節日風俗,還有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今天老師就給同學們帶來了你們從沒有見過的一種戲曲,想知道是什么嗎?”由于年齡小,好奇心大,對于他們來說自然急切地想知道我帶來了什么。這時,我就出示藏戲的各種圖片讓學生欣賞,然后我接著問:“你們想知道這是什么戲種嗎?它又是怎么形成的?今天,就讓我們共同領略有著悠久歷史、深受藏族人民喜愛的藏戲吧!”這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就在我的啟發性語言中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
為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巧用語言去啟智,要將知識的介紹和情感的激發融于一體,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設計問題的時候要能抓住重點,切中要害,能讓學生產生聯想,然后運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語氣、語速、音質的變化,以便更好地誘導學生思維不斷走向深入。
二、多用鼓勵性的語言
鼓勵是種藝術,也是一種美德。鼓勵能讓人興奮,能促進和刺激人的思維,讓人充滿自信,使人一步步走向成功。作為老師,更應該很好地應用鼓勵的藝術,幫助學生揚起生活的風帆,讓學生在鼓勵中創造奇跡,在鼓勵中健康成長。
教學實踐中,我經常運用一些鼓勵的語言激勵學生不斷進步,特別是請學生起來回答問題。這時學生一般比較緊張,我就會用親切、柔和的語氣告訴學生:“試一試,老師相信你能行!”“別急,再想想,相信你一定可以說好的!”“你的想象真豐富,請大聲說出來!”“小組的想法真是與眾不同,這是你們智慧的結晶,真了不起!”……
三、會用競爭性的語言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好勝心更強的時候。在課堂教學中,我通常會發揮競爭性語言藝術的魅力,讓他們之間產生“沖突”,以便喚醒他們的競爭意識,課堂氣氛就會由此變得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濃,進而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深入思考。這時,課堂也會由此而豐富起來,課堂效果也會因此而提高,生成也會不斷產生。如“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快最好!”“你好有創意啊!有誰比他還有創意呢?”“別大意啊!別人正準備超過你們呢?”……通過這樣的個人競爭、小組競爭等方式來提高、鼓勵學生參與學習的勇氣,提高深入探究的能力。
競爭性語言的合理運用,除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使學生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不斷進步,不斷創新,使學生充分享受到思維活動帶來的成功喜悅。
四、善用評價性的語言
學生是鮮活的個體,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因此,在課堂中,我會特別注意孩子們的個體差異,尊重每個學生。對于個別不喜歡發言的學生,我的評價是:“真希望能聽到你的聲音?!碑斢械耐瑢W回答問題時,明知道問題的答案,卻組織不好語言,這時我就會進行引導說:“難道意思是說……是這樣嗎?”當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答對了一道較難的題目時,我就會拍手叫道:“你真是太棒了!如果從現在開始以后每天都能像現在這樣肯動腦筋,老師相信你一定是班里最棒的!”當一個學生回答的不符合老師的要求時,我就會對他說:“你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很欣賞你的大膽猜想?!边@樣一來,讓學生覺得雖然沒有回答對,但是可以很體面地坐下,從而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語文教學語言技巧的運用不止以上這些,真正落實好它,還有個“度”的把握,它僅僅是一種手段,只有一切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一切利于學生學會知識出發,語言技巧的運用才是合理的,才能達到教學語言文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