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東
摘 要:課前導入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為了讓其發揮積極作用,在教學中必須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讓導入具有趣味性、針對性和藝術性,從而不斷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數學;導入;趣味性;情境
在數學課堂中進行妙趣橫生的新課導入,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求知欲望,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并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導入新課?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策略:
一、堅持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內趨力,學生只有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產生興趣,才能真正地喜歡數學這門學科。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好動,無意注意占很大成分,興趣激發引起有意注意是課堂必備策略,因此,導入新課階段一定要注重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年齡特點、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巧妙地把學生引入數學學習的平臺,引發學生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學生輕松自然地進入課堂
學習。
二、精心創設情境
小學生思維活躍,課堂導入時老師應設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喚起學生求知的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例如,學習“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設置了如下情境,我問學生:680這個數能被2和5整除嗎?學生一時不能馬上作答,我接著說,我能直接判斷任意一個數能否被2和5整除。同學們半信半疑,于是我在課堂上請學生隨意說數我來判
斷,學生被我經得起檢驗的即時判斷所吸引,有了強烈的求知欲。這樣,我再出示課題、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進入了探究和學習。
三、巧用教具和媒體
教學中借用圖畫、實物等教具,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應用數學能力。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我先出示實物紅領巾、五角星、三角板等,讓學生先從自己熟悉的物體中認識角。接著引導學生在班級、校園內的物體中找角,然后播放一組圖形圖片和建筑視頻,讓學生以小組競賽的方式來找到課件中的角,讓他們在“玩”中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知識的學習。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一個整體,課前導入是其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為了讓其發揮積極作用,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讓課堂導入具有趣味性、針對性和藝術性。
參考文獻:
莫國新.創設情境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教師,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