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強
摘 要: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在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生動的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為課堂教學服務,提升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創(chuàng)設;情境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生動的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現結合教學實踐做如下思考與嘗試。
一、精心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參與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因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把數學內容生活化、情境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課,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把學生引入數學學習。我在課堂上一般以小競賽、講故事、做游戲、做表演等趣味性活動來導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
二、模擬體驗生活情境
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學中把學生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課堂,進行生活情境模擬表演訓練,使學生融入其中快速掌握知識并形成能力。如教材中《認識人民幣》《統(tǒng)計》《找規(guī)律》《位置》這類與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的內容適合進行情境模擬,課堂練習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條件,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練一練、演一演、比一比”,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實踐的樂趣,很快就達到教學目標和要求。
三、巧用多媒體活化情境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生動、具體、生活化的特點,在數學課堂靈活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數學知識直觀、簡明。如,學習《鐘表的認識》時,教師播放視頻,利用課件把“喜羊羊”這個孩子們喜愛的卡通形象帶到課堂上來,展示了喜羊羊一天中的作息時間,引導學生說出喜羊羊每個活動的準確時間,然后以對子組為單位,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每天的作息時間,從而加深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結合教師的精心設計與點撥,學生把生活和知識融會貫通,對數學知識學習與探索產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小學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為課堂教學服務,提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李孝玲.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情境創(chuàng)設[J].新課程:小學,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