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梅
一、投其所好,重視過程
1.讓數學貼近學生的喜好
數學是抽象的,也是枯燥的,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使枯燥的數學變得趣味化。如,將1~9個數填入3×3的方格中的教學,我是這樣做的:學生實驗得出結果后,問:“同學們看過《射雕英雄傳》嗎?”學生一致回答:“看過。”師問:“黃蓉給黑姑出的一道題是什么?”學生大聲說:“就是這個題。”師又問:“她如何做的?”一位學生答:“九子斜排,上下對易,左右對換,四維突出。”師說:“很對。”
2.淡化復雜,重視過程體驗
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數學中有很多復雜的公式和計算。在新課程觀念下,教師要淡化復雜公式記憶,重視公式的過程體驗。變復雜計算為簡單計算,注重運算過程,重視簡化運算,注重估算,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注重活動,創新方法
1.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
適時組織學生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是引領式教學的重要特征。如,認識對稱圖形的教學,讓學生研究漢字結構,然后分組競賽,看哪組找出的對稱漢字多;讓學生觀察建筑結構,討論哪些圖形具有對稱性,使學生體會數學融入生活。適時組織學生做一些活動,既有效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又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及創新能力。
2.創新方法,在活動中發展數學
教師在組織教學時,不能局限于基礎知識教學,應提出一些創造性的課題。如《位置與方向》的教學中,在課堂上充分組織學生討論、體驗,使學生能夠自主地探索出準確描述位置與方向的方法。在完成課堂教學后,利用課間,讓學生自由結成對子,互相描述位置與方向,從而極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重視生活,回歸本真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引領式教學就是要將數學教學回歸現實世界,回歸學生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
1.引導學生學習現實生活中的數學
問題驅動式教學就是要教師抓住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樂于學習數學。如《三角穩定性》教學中,結合修桌椅,自然親切,易懂易記。
2.啟發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學習數學
數學教學除了要打好數學知識基礎外,還要注意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一是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二是要自覺聯系生活經驗,三是要借助生活經驗解釋有關數學信息。如“一張厚度是0.1毫米的紙,將它對折20次后,厚度為多少毫米?”學生無法測量,與實際生活有差距,如追問:“有多少層樓高?”學生就能對所得結果有更深刻的理解。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