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濤 段慶茹 張瓊 薛大維
[摘 要]加強學科建設可以突出學校功能特色,提高學校整體競爭力。本文借鑒生態位理論,分析了黑龍江省高校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黑龍江省高校學科建設的戰略定位與生態位模型,提出了能促進學科生態位實現最優化的學科建設生態位策略。
[關鍵詞]生態位;學科;高校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1.215
學科是高等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加強學科建設是高校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一所高校綜合實力的體現,目前,生態學蘊含的生命有機體需要與外圍環境相互協同發展的思想已經滲透到社會科學領域,影響著由多學科構成的高校生態系統,可以說每個學科均有自己的生態位,因此,本文將用生態位的相關理論探索黑龍江省高校學科建設的戰略地位和生態位策略。
1 黑龍江省高校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學科生態位重疊
查看黑龍江省70多所高校,普遍存在學校目標定位趨同、人才培養模式趨同的問題,進而導致各個學校專業設置低成本重復化、學科設置相似、特色不明顯:雖然學校的名稱不同,類型不同,但是都設置了類似會計學、工商管理、國貿等管理類、經濟類學科的專業,計算機技術、電子科學等理工類學科的專業,教育基礎學、法學、社會管理等教育學類、法學類學科的專業。
1.2 學科生態位寬度窄
為了明確某學科占整個學科系統的比例,需要確定該學科的生態位寬度,一般認為學科生態位寬,說明該學科的教育資源利用率高、競爭力強。對于黑龍江省的高校而言,由于該省的經濟增加值相對較低,地方財力相對有限,致使高校的經費投入不足,學校的創新能力較弱,學校辦學目標定位缺乏特色,學科生態位寬度不大,高校的整體競爭力也受到影響。
1.3 學科生態承載力小
學科生態承載力就是某一學科在生態位的某一維的最大容量。為了保質保量的進行高等教育需要一定的教育資源和外部辦學環境等的支撐。目前黑龍江省地方高校由于非理性擴張導致其發展速度和規模已到達或超過自身承載力,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必定會使教育環境惡化,教學質量降低,進而使整個高教系統生態結構失衡。
2 黑龍江省高校學科建設的戰略定位與生態位模型
2.1 黑龍江省高校學科生態位建設戰略定位
為了合理發展高校學科,各個高校需要依托學校的自身資源環境和能力要素,探索學科內在規律和本質屬性,實現每一學科的正確定位和其學科生態位的自身優化以及學科生態位之間的相互協調發展。其中的核心環節就是要制定和調整好學科生態位具體戰略定位模式。對于黑龍江省的高校來說,制定和調整學科生態位發展戰略時應該首先考慮其自身的能力要素和外部環境資源相對較弱的現狀,明確自身的特色,消除學科生態位重疊,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科生態位的特質性;在此基礎上需要結合最新經濟形勢和社會需求增設和擴充學科生態位,加大學科生態位的寬度,增強學科生態位的承載力,實現學科生態位的競合互動及差異化競爭;最后,需要從戰略和長久發展的角度考慮構建整體優化的學科生態系統,實現各個學科生態位共生、共棲、協同發展態勢。
2.2 黑龍江省高校學科建設的生態位模型
黑龍江省高校的學科要贏得競爭優勢,需要依存外部資源環境優勢,憑借其自身的學科投入、學科水平、學科資源以及學科規制等,實行學科生態位優化策略,實現學科生態位錯位發展,并提升學科生態適應度,以使學科能夠更好地滿足資源環境對它的需求。據此,本文構建了黑龍江省高校學科建設發展的生態位模型,該模型從層次上看分三個部分:最底層屬于資源環境因子層,包括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科發展的社會需求、經濟資源等生態因子;中間層屬于學科自身資源因子層,包括學科投入、學科水平、學科資源以及學科規制等因子;頂層屬于學科發展的生態位策略層,就是為實現大學學科競爭優勢的具體策略。
3 黑龍江省高校學科建設的生態位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可見,高校學科建設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何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提升一個學科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的生態位,進而實現整個學科生態系統的整合優勢,增強高校學科的整體競爭力,是需要一系列的高校學科生態位策略的。
3.1 基于生態學原理規劃學科發展
生態學認為,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每一種生物都有一定的生態占位,每種生物只有在適合自己的生態環境中才能生存和發展。同理,每個學科都有一定的生態位,黑龍江省的各個高校應該借鑒生態學的原理進行學科規劃,合理定位學科生態位,即需要結合黑龍江省的實際情況和各個高校的具體實際,發揮學科的主觀能動性,求同存異,創設每個學科的特定生態位,實現學科生態位的異質化與不斷創新,從而使每個學科都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求生存與發展。
3.2 突出自身學科生態位特色
達爾文的進化論指出自然界中同一域界的物種只有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特性才能繼續在復雜的環境中長久的生存下去,高校的學科領域同樣存在競爭,這就需要每個學科都形成自身特有的生態位特性,并突出自身學科生態位特色。因此,黑龍江省的高校需要根據自身學科投入、學科水平等限定條件制定或選擇區別于競爭對手的學科生態位組合和發展策略,擴充自身學科生態位容量,形成適合本學科的錯落有致的多維立體空間生態位,從而實現學科發展的良好態勢。
3.3 實現學科生態位的協調發展
一個學科的發展離不開能力、資源、空間和功能等不同維度的協調發展,離不開與競爭對手和其他相關學科的協同發展。因此,黑龍江省高校為了實現學科生態位的和諧發展,必須挖掘潛在的尚未被利用的資源,提升學科學術資源的利用率,營造和諧的學科生態環境,加強各個院校之間的合作,提升學科合作的效能,實現學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交流,拓展學科生態位空間,促使各個學科的高層次合作競爭和協同進化,形成學科間相互依存、相互競合、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局面。
4 結 論
高校的學科系統和生態系統一樣,都具有復雜性,異質性和動態性,而存在于其中的每個學科生態位都需要在依存整個學科系統的前提下,既要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又要實現和其他學科的協同發展。因此,對于黑龍江省高校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較弱的學術氛圍,必須依據生態位理論,整合優勢資源,在發揮學科主觀能動性的同時,采取學科生態位發展策略,實現多學科共存共榮,提升整個學科生態系統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郭樹東,趙新剛,關忠良,肖永青.我國研究型大學的學科發展戰略定位模式與生態位對策[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7):95-98.
[2]劉海仁,謝東,李英,付克翠.基于復雜系統理論的體育學科生態位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6(26):162-163.
[3]翟亞軍,王戰軍.基于生態學觀點的大學學科建設應然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12):111-115.
[4]郭樹東,趙新剛,關忠良,肖永青.研究型大學學科發展戰略選擇的生態位策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29(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