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鳳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孩子。”“犯錯孩子”其實特別期望得到老師的關愛和鼓勵,很多時候也許他們是想通過自己獨有的行為來引起老師的關注,進而獲得老師的愛。因此,對于“犯錯孩子”,教師更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語言和表情,而要通過各種形式,向他們表達愛。即使只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一次親切的撫摸,都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是愛我的,我應該聽老師的話。
這學期我接了一個新班,同時也是這個班的班主任,在上第二節課時,班上有學生說:“老師,我的錢不見了。老師,我的某某東西不見了。”同時我也引起了注意,首先我在班里私下和同學了解了情況,課后也向原班主任了解了一些情況。大家都認為是我班的殷某(化名)。
我用一周時間觀察了這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發現:他在老師面前不愛說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也沒和同學講話開小差,課后就愛玩耍,不愛完成作業,同時也了解到他是單親家庭,在家由爺爺奶奶帶,媽媽把他生下來就走了,爸爸長期在外打工掙錢。
第二周星期四的晨會,我就和他在教室外談話,當我問起他的家庭時,他哭著告訴我說:“我沒有媽媽,爸爸在南京當廚師,婆婆爺爺在家帶我。”接著我問了他:“你爸爸掙錢來干什么?”他說:“掙錢來給我讀書。”然后我問道:“你在學校好好學習了嗎,做過什么對不起自己的事嗎?”他告訴我的就是我在老師和同學那里了解到的情況。他說完,我就表揚他:“知道自己的錯誤,你是個好孩子!”接著我說:“你今天說的話老師給你保密,不跟任何人說,但是從今天開始要改掉自己的壞毛病。”我摸著他的頭說:“孩子,加油!老師相信你,進教室去吧。”在上課的時候我就表揚他是個好孩子,這時我看到了他第一次的笑容。此時我想到:不是要他成績有多好,而是要給他自信,改掉壞毛病。
過后,我還安排了他們小組的組長幫助他、監督他,課堂上組長監督他專心聽講,在課上我經常關注他,在后面的課堂上還舉手發言,同時對他取得的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就在班上表揚他、鼓勵他。在課后和他談笑,在談笑中給他指出一些不足的地方,同時給他提出希望。記得在教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畫垂線、畫平行線的時候,他會算也會畫。我隨時關注他的變化,和他們組的組長了解他的情況。
慢慢地我發現他變了,變得越來越自信了,成績也有了提高。
對于學生的錯誤,我們不應該總是責怪,而應該多些耐心,多些思考,多些寬容。我們應該善待他們的“犯錯”,讓學生在細節中感受到關愛的幸福,讓學生在細節中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從這件事我也清醒地意識到,學會去關愛學生,并用真心去對待他們是多么重要。用真心對待學生,用真情感染學生。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