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敏勤
上學期,我校借助區教研室開展的“預學、互動、思辨”教學研究活動的這股東風進行了大膽的教學改革,傾力構建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在一次次的學習、探索、實踐中,“智慧課堂”在我的腦海中日漸有形,在此,僅想把我眼中的數學智慧課堂與大家一同分享!
首先,智慧課堂應是沒有壓力的課堂,快樂的課堂。它帶給學生的學習環境不僅僅是寬敞明亮的教室,還是一個充滿著輕松氣息的教室。這里沒有中規中矩的“秧田式”的座位,坐如鐘的這種教學常規已經禁錮了多少代孩子的思維!孩子們在教師的威嚴下,還要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試想:一個孩子的專注力能堅持多久?這樣一堂課下來,會有多少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心情處于愉快輕松的條件下,人的整個身心就處于一種最佳狀態,各種潛能將得到更好的發揮。所以,智慧課堂中學生再不需要一動不動地如鐘一樣的坐在那兒了,可以圍坐在一起像聚餐一樣享受著每一節,每一天的不一樣的知識大餐,享受著把這些不一樣的知識大餐一一消化的過程。在這里沒有批評,只有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與同學交流,與老師溝通。每個人都是課堂真正的主人!
智慧課堂中的老師更應充滿智慧,能夠駕馭智慧課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可以根據本班的學情,把學生分成一個個小組,每一個小組應該均衡搭配,這樣學生的學習探究活動就比較好開展,在活動中把任務分配到位,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這樣分組還可以變一位老師為多位老師,思維較為敏捷的學生也可以自豪地當一回小老師,同時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并駕齊驅,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投入學習中。
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對知識點做好充分的備課,對教材做到心中有數,之后做好一份高質量的“導學案”,學生的學習要有目的,才會有效果,所以首先可以設計好學習目標。學習目標的設計要力爭每個學生都能學會,難點力爭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理解。也可以設計幾個相關的問題,猶如投石引路般一步一步去引領學生去獲取知識。
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我們應該走進學生中間,與他們平等交流,把鼓勵帶給他們,鼓勵他們敢想、敢說、勇于創新。在必要之時也可故作“遲鈍”,與學生調換角色,當一回孩子們的學生,讓孩子真切感受到教師跟他們朋友一樣的關系,同時在合作中可以了解:學生自己已經解決了什么?學生還想知道什么?哪些問題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幫助。在課的最后,智慧的教師還應準備好一份“測評單”,用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做進課件讓學生搶答,也可以讓學生互相提問……
智慧課堂中的學生是快樂的,他們不會感覺到學習有什么壓力,不會害怕學習,不會逃避學習,反而會期待每一節課的到來!因為智慧課堂給他們帶來的是“玩中學”的樂趣。在課堂中,他們積極投入到數學知識的研究中,積極參與討論與交流,積極展示個性,宛如一個個“科學家”,在課堂中他們可以展現最真實的自己,不必在意老師有沒有在,他們可以因為一個困惑而愁眉苦臉,可以因為不同的看法而引起爭議,可以因為一個成功而喜形于色……智慧課堂中的學生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想法,他們還會因為老師的一個點撥而豁然開朗!智慧課堂因為有了他們而充滿活力,而他們又會因為智慧課堂的到來而恢復活力,從此,每一次的單元測評成為他們的期待,因為這是證明自己研究能力的最好手段!
總之,我眼中的智慧課堂是充實的、快樂的、有生命力的,“自主、活動、探究”是她的心臟。這顆心臟有力地跳動著,無時無刻不彰顯著教師的智慧、學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