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沛權
摘 要:指出學業質量監控的重要性及目前其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需要有一個科學的“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規范課堂教學行為和學業質量監控行為,并為之提供正確導向。論證了《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是課堂教學與學業質量監控間的支點,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進行自我監控的教學建議,是學業質量監控中測試命題的依據。
關鍵詞:導向;水平;評價標準;課堂教學;測試命題
一、《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的制定和解讀
為了深化評價改革,進一步推進廣州市義務教育新課程的實施,在教學領域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和廣州市中小學現行選用教材制定了《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習質量評價標準(試行)》(以下簡稱《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列舉了廣州市小學英語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1-6年級各冊中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文化意識五項課程目標的水平描述、測試方式和評價說明,還細化了目標的各項要求。筆者認為這是《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一至二級目標要求細化到各年級上、下冊的具體描述。這些具體水平描述有利于教師把握每冊教材需要教什么、學什么、考什么,從而為怎樣教、教到什么程度,怎樣學、學到什么程度,怎樣考、考到什么程度提供導向和標桿。
二、《評價標準》對課堂教學的導向
課堂教學以教學目標為導向,教學目標則以教學內容多、少、難、易,學生知識基礎的高、低,課程目標的基礎性水平要求為依據確立。某一節課的課堂教學目標可視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提升或降低,但某一學習階段學生要達到的目標水平是必須有計劃地按期實現,否則就影響《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在6年級結束時達到二級水平的要求。
1.明確目標要求,以目標立教
根據《評價標準》,從二年級上冊起已有字母教學的要求。(下表是在《評價標準》中對各年級字母教學目標要求的摘錄)
如果學生在二年級上冊已能聽辨、認讀(發音正確)、書寫26個字母,就能為其在二年級下冊學習字母在單詞中的不同發音作鋪墊。三年級在維持了二年級字母教學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又新增了對元音字母的認識、字母在單音節詞中的發音及簡單的拼讀規律。從列表中看4個學期的字母教學要求,明顯是螺旋上升的。如果教師不在二年級上冊開展26個字母的聽辨、認讀和書寫教學,必定會影響二年級下冊字母在單詞中不同發音的教學。雖然二年級對字母教學的要求會在三年級重復出現,但如果把二年級的教學要求延遲到三年級實施,也必定對三年級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壓力。
2.依據目標要求,開展日常教學自查
教師應把《評價標準》作為日常教學中自我監控的教學建議,否則“漏教”某些語言知識,忽略某項技能、策略、情感和文化的培養,會影響各學段“課程目標”的達成,影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學業質量。例如,從二年級下冊起便要求學生要“知道字母在單詞中的不同發音”,三年級下冊則要求“了解簡單的拼讀規律”。如果教師能明確相關目標要求,學生到三年級的時候便能運用phonics基礎學習和記憶單詞,避免死記硬背,減輕詞匯學習負擔。
三、《評價標準》對測試命題的導向
《評價標準》中所規定的要求,既是學生學業水平的要求,也是水平性測試的目標參照。
1.正確認識測試命題
學期或學年考試是目標參照的水平性評價,目的是通過檢測,及時發現教和學中的問題,及時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控,使學生更好地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所以,編制試題時,試題內容會盡可能全面檢測學生在新課程學習中的課程目標的達成度,試題難度的把握要體現目標參照考試的性質。因此,《評價標準》既是課堂教學的目標參照,也是測試命題的目標參照。如果教師能全面理解、領悟和執行各年級的教學目標要求,徹實按照各項水平要求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把語言知識教全、不遺漏,把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文化意識的培養全面落實,那便是《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所倡導的素質教育。
2.正確理解《評價標準》,把握測試命題的方向
在期末復習階段,有經驗的老師經常找出近幾年的期末試卷分析題型考點,結合語言知識重難點分布和語言技能的目標要求,有針定性地編制一些專項復習題和綜合題,避免無甄別地印刷重復的練習,減輕學生不必要的學業負擔,收到良好的復習效果。這是一種揣摩命題意向和慣性行為,老師在此過程中間接地在熟悉和摸索各語言項目的水平考核要求,但是此法具有局限性。筆者認為,《評價標準》比起近幾年的試題分析有更具體的語言目標考核導向,無論命題者是何人,都離不開《評價標準》的相關目標要求。“語言知識水平要求”就是測試命題的內容,“語言技能水平要求”就是測試命題的題型,它既是語言的運用方式,也是一種考核方式。每項語言知識可能有多種語言能力要求,每種語言能力要求又可能面向多項語言知識。因此,測試命題就是要找出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水平要求考核的交接點。
當老師深入了解《評價標準》以后便會發現:每年的試卷雖有變化,但無非就是把A知識放進B題型,用C題型考A知識的“知識與技能組合考查”。因此,測試命題只是語言知識目標與語言技能目標水平考核的“交點”。不管題型如何變換,我們只要牢牢把握《評價標準》中的水平要求,扎實地在教學中達成各項目標,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參考文獻:
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習質量評價標準(試行)[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