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雁
從古至今,閱讀一直受到極大的關注,然而語文教學更是離不開課外的閱讀。有效的課外閱讀更離不開老師的精心指導。于是“師生共讀”成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學生與教師共享閱讀的前提是“共同閱讀”,羅曼·羅蘭說:“要撒播陽光到人的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因此要引領學生步入“閱讀”之路,教師閱讀與學生閱讀之間要努力形成“共生”效應,達到相互依存,彼此有益的境界。下面結合個人在“師生共讀”方面的實踐,總結出師生共讀“四步法”。
一、列出共讀書單,有序推進
1.精選共讀書目
師生共讀的前提是精選好共讀書目。如果沒有統一的讀物,教師進行共讀指導就無從下手。共讀書目不同于學生的自讀書目那么廣泛。它對書目的要求很嚴格,一般情況下共讀書目由老師推薦,孩子可以從中選擇。老師推薦時要精選經典的,適合本學段學生年齡特點的,適當地可以考慮和教學內容的匹配更好。一學期,通常精選4到5本的共讀書目最為適宜。
2.按月列出共讀書單
選好書目是師生共讀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選好書目后,我們制訂閱讀計劃,通常情況下,我們以安排一月一本共讀書目的進度推進比較適宜。在具體安排時,可以結合季節特點,月單元學習特點,學校閱讀主題活動的特點去細致落實。如三年級上學期,我班的共讀書單是:九月份:《木偶奇遇奇》,十月份:《哈利·波特》,十一月份:《森林報》,十二月份:《波普先生的企鵝》。從內容上看,這些書目貼近孩子的年齡特點,是孩子喜聞樂讀的好書。同時注意人物和動物的交錯進行,把學生的閱讀面打開,而且有單本書的閱讀,也有系列書的閱讀。
如三年級下學期,我們圍繞學校讀書計劃,認真敲定共讀書目,先由大家推薦,再集中敲定。最后我們選定《長襪子皮皮》《丁丁歷險記》《時代廣場的蟋蟀》《親愛的漢修先生》為本學期的共讀書目。選擇這幾本書,出于以下幾點考慮:
《長襪子皮皮》貼近孩子的生活,屬于孩子們自己的童年故事,可以讓孩子在閱讀中體會童年的味道。
《丁丁歷險記》是系列漫畫書,共有22本,可以拓寬閱讀面,豐富閱讀內容。
《時代廣場的蟋蟀》是兒童文學的經典范作,被稱為“一輩子的書”。
《親愛的漢修先生》是鮑雷伊以書信的方式寫成的日記,這一學期孩子也剛剛接觸日記,對這本書評價卻是“勝過所有的作文書”。
我們在指導學生閱讀經典作品時,必須把文學與自然科學并重。文學作品能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而自然與社會科學能豐富學生的知識世界。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博覽群書、厚積薄發的宗旨。
二、制訂導讀清單,激發興趣
師生共讀中,必須體現教師的引導性,這樣才能發揮出師生共讀的作用。所以在學生閱讀前,教師做好導讀清單是很有必要的。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導讀清單按章節去設計,大體可以用這幾種形式:(1)內容簡介式。用一兩話簡單介紹這個章節的主要內容,凸顯最精彩的內容,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2)問題提示法。圍繞主要內容設計一兩個問題,引起學生對主要內容的關注。使學生讀后對中心內容有個深刻的印象。內容簡介和問題提示是我們最常用的導讀清單的設計方式。
有了導讀清單的引導,孩子就能沿著老師的指導展開高效的閱讀,讀得深入,讀得有滋有味,更主要的是讓孩子感覺到不是他一個人在讀,而是一個集體在讀。讀書的積極性也會不斷增強。
三、交流閱讀感受,深化理解
有了前期的準備,我們在閱讀中還會定期開展閱讀交流,通過交流閱讀感受,深化對讀本的理解。閱讀交流安排在什么時候比較合適呢?通常情況下,一本書的共讀交流我們會選擇兩次,第一次安排在中期,這次的閱讀交流主要達到一種推進閱讀的效果。第二次安排在讀完之后,這時的閱讀交流主要側重交流閱讀的體會、收獲。如何進行閱讀交流呢?(1)讀后敘述。組織學生復述自己讀過的書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內容。(2)開展辯論賽。對讀物中所提到的相關論點開展辯論,促進閱讀效果的提高。(3)交流評論??山涣髯约洪喿x的方法,也可對書中的人物及寫法進行評點。(4)表演展示。讓學生把看過的內容,自編成小品、課本劇等形式,在匯報課上進行表演。在每月的匯報課上,有的學生就把自己讀過的作品編成課本劇來表演,雖然不是聲情并茂,但也可以看出學生的確是用心讀了。孩子讀完了所有的共讀書目后,我們從每個班推選一名孩子參加年級組的“讀書總結交流會”。有的孩子和大家分享精彩的故事,有的孩子和大家聊書中人物的特點,有的孩子喜歡故事的主角,有的孩子則關注起故事中的小配角……每個孩子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視角交流著讀書的感受。
在“師生共讀”過程中,閱讀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它對孩子的閱讀起著檢查監督的作用。特別是對于閱讀經典作品,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教師和學生就要共同營造一個濃濃的“經典作品閱讀”氛圍。在閱讀中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鼓勵。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學生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閱讀經典的氛圍,其意義也是更加深遠的。
四、完成實踐作業,促進表達
完成實踐作業的環節,其實是對“師生共讀”活動的拓展和提升。它的作用主要是促進學生及時消化閱讀內容,起到促進表達的作用。它的形式非常多:如讀完《長襪子皮皮》,讓孩子給長襪子皮皮寫一封信。讀完《皮普先生的企鵝》,設計一份閱讀小報。讀完《木偶奇遇記》,讓孩子完成一句話書評。讀完《丁丁歷險記》,讓孩子畫一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傊?,實踐作業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它的作用就是促進消化、促進表達。
五、閱讀推廣
共讀的目的是為了喚醒孩子們潛在的閱讀興趣,使孩子深深地愛上閱讀,為了把孩子推到更廣闊的閱讀天地中去。我們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班級讀書交流、繪本指導課、閱讀存折展評、閱讀小明星評選等。我們還鼓勵孩子由創編書中的故事,走向創編生活中的故事。如《一個孩子和一棵樹的故事》《小蛇的日記》等。
在“師生共讀”四步法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優良美德、中國國情的教育。使師生共讀的閱讀經驗和感悟更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社會實際,這樣就可以為學生的精神世界儲蓄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實實在在地滋養心靈,為孩子的未來更好地閱讀其他的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孩子一生的閱讀習慣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