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淼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踐和發展,素質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更加廣泛而具有多種挑戰性的教育內容。而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外活動,也是新課改過程中非常受到關注和重視的一個領域。如何不斷地提升課外活動對教育教學的作用力,并不斷通過這種課外活動的實踐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綜合能力的提高,主要從課外活動在素質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課外活動;素質教育;作用;影響
在素質教育發展過程中,要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課外活動也是進行課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這要求在素質教育進行科學課堂教學任務之外,還應該重視并搞好課外活動,并以人為本,為素質教育的發展做好提升和發展的服務作用。本文將從素質教育的本身對課外活動在其中的作用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提升和發展
學習文化知識,對學生而言是相對枯燥而乏味的一種腦力勞動,同時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接受者,因此,對學習具有一定的被動性和間接性,所以,這種學習方式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獲取大量的信息知識,但與此同時這種長時間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反復性,導致學生產生一定的疲倦和厭學情緒,阻礙了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吸收能力效果,而通過在學習過程中間接地利用課外活動來豐富和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協調教學者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避免了學生學習的單調乏味和呆板,有效平衡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做到勞逸結合,更好地調節學生因為學習任務重以及用腦過度、知識不消化等現象,在課外活動的調解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通過課外活動的豐富多彩來豐富學生的情感認識和體驗,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課外活動有效提高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思考和學習
課外活動的實踐教學,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對課外生活進行實地自身體驗,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更好地鞏固和學習知識,把學習的方式從被動轉換為主動,并在這個課外活動的體驗中能夠逐漸理解書本知識所學習的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聯系性和靈活應用性,提高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應用實踐能力,并在課外活動的參與中,對各種新知識和新體驗提出問題并進行探討,然后在教學者的指導下,自己查資料、選課題,完成一個比較全面的科學過程的學習訓練,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
三、課外活動鍛煉學生的身體能力素質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健康的體魄是學習和生活的本錢,同時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條件,因此,實施踐行課外活動的教學任務,鼓勵支持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或者知識競技活動,提高身體素質能力,并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有效地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另外,學校作為學習的重要場所,應經常組織以班級為單位的多種文化、體育等比賽和活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素質,同時在活動的準備過程中,還能積極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學會團隊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社會協作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課外活動在素質教育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調節和豐富的作用,同時也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提高,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陳志國.課外活動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M].科教論叢,201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