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玉
摘 要:識字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是一門基礎教育,識字是學生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故而小學語文中的識字教學是極為重要的。就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為主要內容展開分析,以期提升小學生的識字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識字興趣;識字能力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小學階段的識字量已經高達三千字,但如今低年段的識字量卻只以一千八百字為要求。這就是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故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理解與重視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對小學語文識字展開分析與探究。
一、培養小學生的識字興趣
只有讓學生對學習的課程產生興趣,才能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故而,教師應充分利用相關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比如,在長春版小學語文《漢字家園》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根據要求“認識42個生字,會寫39個字”進行漢字的學習,哪個小組所有的成員都掌握了,就算獲勝。如此,從而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促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并且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識字學習效果。
二、通過相關的輔助手段提升識字教學效果
除了相應的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效果,相關的輔助手段運用得當同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識字的學習效果。故而,教師應適時增加輔助手段,以此提高識字教學效果。比如,在每次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留一次課堂作業或者課后作業等,并且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相互檢查自己的識字學習情況,從而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同樣在長春版小學語文《動物天地》的教學中,教師在完成教學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并布置課后作業——掌握自己所學的生字,并將自己所學的生字進行組詞,比如學習“皮”,組成詞“皮毛”等等,諸如此類。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同時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水平,有效地提高了識字的教學效果。
漢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加強小學語文識字教育,發揚傳承漢字是小學語文教師重要任務之一。故而,要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進行有效的分析,而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識字的學習過程中去,同時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能夠自主學習,運用自己獨特的思維與理解對識字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探究,以此提升自身的識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