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人信息:
褚栓忠:中央戲劇學院畢業,代表作《血色浪漫》
《敵后武工隊》《大男當婚》《馬向陽下鄉記》
《保密局的槍聲》《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Q:你在劇中飾演的戈國華性格有很多面,哪一面才是真實的他?
A:戈國華是一個雙重身份、雙重性格的地下黨員。表面上,他是晴隆縣民政科的科長,忙忙碌碌,焦頭爛額,哪兒都缺不了他。實際上他心里很穩,忙而不亂。他把時局看得很清楚,對自己做的事情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和理性的判斷。在這兩種身份下他的性格也必然是雙重的。然而,他最顯著的特征還是為了黨的事業可以舍生忘死,這是一個非常正面的人物,在塑造角色時我有意識加入了一些冷幽默來讓他更加人性化。
Q:在劇中你和飾演梅松的劉小峰有很多精彩的對手戲?
A:在劇中,我的任務就是和梅松聯手抗日,我們的對手戲最多。一開始我們并不知道對方身份,會互相提防、試探。生怕一句話失誤丟掉身家性命。后來,隨著我們的合作越來越多,在一起攜手粉碎日本人陰謀的過程中惺惺相惜,成為朋友一起戰斗。他是正面英雄,我是幕后隱藏的無名英雄。
Q:你演過很多現代戲,為什么會接拍這么艱苦的戰爭劇?
A:我曾經有段時間對戰爭劇很排斥,因為有個朋友拍戰爭劇時被炸傷了。而且那個時候我覺得很多戰爭劇“內心”的東西很少,總是打打殺殺、聲嘶力竭。這和在中戲老師教的相悖,與其演這樣的角色,還不如在現代劇里踏踏實實演幾個有性格的人物。后來過了幾年發現,好的戰爭劇人物性格也非常出彩,比如《亮劍》里李幼斌老師飾演的李云龍就非常“豐滿”。所以后來我也開始拍抗戰劇,比如《敵后武工隊》里演的馬鳴,他是一個叛徒,但他的故事非常精彩,他的人生觀、愛情觀以及他的無奈讓他的叛變變得合乎情理,他不是傳統意義上梳個中分頭、臉譜化的那種叛徒,而是一個更讓觀眾記住的角色。這也是我接拍角色的一個標準,人物有沒有個性、能不能給我的創作發揮提供余地和空間。
Q:作為一名演員,你怎么看待抗戰劇這個題材?
A:首先抗戰劇制作時需要付出很多心血,甚至需要受傷流血。所以我希望觀眾對抗戰劇不要用一般的眼光去挑刺,因為每一個戰爭鏡頭拍起來都非常不容易。我有一次跑炸點時,離身邊2米不到就有大爆點,爆炸完泥土還要劈頭蓋臉地掉下來。導演和煙火師為了追求鏡頭的真實,希望炸點更厲害,這邊一爆炸,馬上鏡頭就搖到千軍萬馬的戰士,調動的群眾演員很多。為了鏡頭的真實,拍攝時我經常拿棉花塞進耳朵最里面,有時候來不及塞,耳朵就被炸得暫時失去聽力,有時候是耳鳴。拍抗戰劇時條件一般都很艱苦,在大山里竄來竄去,翻山越嶺,有時候回家后,在電梯里自己都覺得恍惚。前幾天還在那么惡劣的環境里,一下子回到現代的舒適環境里會不適應。
Q:對抗戰神劇有什么看法?
A:抗日神劇往往用嘩眾取寵來吸引觀眾,這是對藝術的不尊重。從演員的角度來說,影視文化不能為了錢什么都不管,也要為了給子孫后代留下點東西,讓他們受啟發,受教育,不能單純為了錢,別的啥都不管。特別是抗戰劇,對歷史的不尊重,會毀掉年輕人對那段歷史的認知。就像這次的大閱兵讓很多年輕的孩子們更為了解我們的歷史一樣,抗戰劇也要讓他們了解中國過去遭受的苦難和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