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民
從心理學角度看,校長的影響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組織賦予他的權力,即校長在學校工作中有決策、組織、指揮、協調的權力。影響力是領導者使其命令、勸告或建議能引起被領導做出預期反映的一種心理力量、精神力量。顯然,影響力越大,領導的效能也就越高。另外,傳統觀念也使人們自然地接受領導的命令,在傳統意識的支配下,人們感到領導行使職權是自然而然的,有時很少去想“為什么”,而奉行“下級就應服從上級”。所以,傳統觀念是校長權力影響力得以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基礎。
一、校長應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這是指校長要有較高的品質,并滲透于各項工作中,時時處處起到表率作用,才會使廣大教師和學生從內心里愛戴他、尊敬他。這對于發揮校長的管理職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力,一個優秀的校長應該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對同志通情達理,與人為善,一視同仁,正直,善于尊重和團結同志,使教職員工看到校長一顆清明而高尚的心靈,使人們尊敬和愛戴他。相反,校長如果其身不正,不能做出表率,卻處處要求別人,自然會令大家感到氣憤,甚至厭惡,在現實中,不能給教職員工以一個正確的影響,而是把許多時間、精力用在吃、喝、玩等一些庸俗和低級的情趣上,那么就必定會失去廣大師生對他的深厚情感,從而與大家離心離德,成為一盤散沙,這樣的校長就是從本質上失去了人心。
二、校長應具備良好的人格因素
也就是時時處處磨煉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修養,有好的性格,同是要有一個富于情感的心靈。在學校工作中,矛盾是時時處處存在的,可校長就是要帶領廣大教職員工去消除、解決矛盾,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沿著正常的軌道向前開展,所以,在面臨困難、矛盾時,校長應該是臨危不懼,總是有堅強的效力,無論出現多大的矛盾困難,頭腦清晰,充滿自信和樂觀的情緒,坦然自若、堅忍不拔、樂觀地正視困難,帶領廣大教職員工克服畏難情緒,一步步扎扎實實地解決實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校長的態度就會極大地感染教職員工,一同找出路、闖難關,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加深領導與被領導者之間的相互了解,增進感情,只有這樣的校長才可能成為一個正直、無私、公正、謙遜、誠懇、認真工作的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