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瑪擁宗
摘 要:現如今社會各界都倡導人性化管理,教育界自然也不例外。教學管理是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隨著素質教育的縱深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成為教學管理所追求的。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交流式教學管理作為新的產物開始運用在教學管理范疇。它以人為出發點,尊重人性發展的本質,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并將這種交流延伸到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呈現出教學管理的和諧、統一發展,具有很強的實踐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交流式教學管理;建立;實施
人本教育理念背景下,倡導教學管理的人性化,而這其間自然少不了交流。這種交流是建立在人與人平等的基礎之上的,是民主的、自由的,是以人性的發展為基準的。交流式的教學管理作為一種時代性的管理范式,得到了教育界的認可和肯定。
所謂交流式教學管理指的是: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學校相關負責人基于人本管理理念,開放性、自由性、民主性地通過交流的形式來進行教學理念與原則的制定,盡可能地確保教學管理涉及的相關內容是公平、公正的,從而,學校上下一體以統一的、和諧的形式來實現教學的總目標,最大限度地凸顯教學效果。交流式教學管理的核心在于交流,其特點是預見性、務實性、多維性。在此,筆者集合交流式教學管理的特點粗略地談一下交流式教學管理的建立與實施。
一、預見性
教學管理在建立與實施過程中涉及最多的對象是教師與學生,且教學管理的最終目的在于推動教育教學的和諧發展,強化學生綜合技能和素養的形成等等。而這個過程是動態性的,具有不可能性。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有個不可忽略的內容即是交流。從這個角度來說,交流式教學管理在建立和實施過程中需要結合教學管理的動態特點,具備一定的預見意識,進而通過多樣化的交流方式來進行預見措施實施。
在現代學校中不乏專門的教學管理機構,而相關的負責人員則專門性地對學生、教師進行多元化形式的、定期的交流,及時地掌握問題,并調整教學管理內容,從而確保教學管理的切實可行性。如,開展教師競賽活動,掌握教師的教學、素養情況;開展教師、學生、學校管理人員三角式的座談會來了解人員的需求和動態情況;邀請教師以及學生將感興趣的正能量因素帶進校園等等。通過這樣共時性和多樣性的交流方式來擴大教學管理的預見性措施,盡可能地推動教學管理的有效開展。
二、務實性
教學管理的最終目的在于推動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交流式教學管理建立和實施的目的正是在于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來更好地掌握主要對象的需求,借以來及時地調整或者改進教學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務實性。現在較多的學校管理者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每當在修改或者出臺新政策時,都會以交流的形式來征求學生、教師甚至家長的意見,并真實地將問題以及整合的意見呈現出來,讓更多的人進行討論,最后得出相關的結論。這樣的教學管理可行度很高,教學管理的對象也都能夠感受到重視感,有助于推動教學管理的實施。
如,現如今是信息時代社會,學校可以運用技術搭建交流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根據實際的需求分為多個版塊,即:(1)校長信箱:教師、學生、家長、社會人士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交流相關的教育教學內容;(2)教育專家欄目:任何人士都可以通過網絡與專家進行溝通和交流,諸如,教師可以溝通教學方面問題、家長則可以咨詢孩子的教育或者學習問題等;(3)資源平臺:融合教學、學習等資源,讓學生、教師都可以通過平臺進行資源的交流,同時,每個班級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建立QQ群、微信群、短信等進行交流,強化信息交流的廣泛與全面性,提升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三、多維性
交流式的教學管理主要是通過交流來進行信息的整合,其參與的人員越多,且有效的信息也就會越多,也就越能凸顯教學管理的務實性,確保教學管理的有效性。現代的教學管理中涉及的主要對象由教學的主要負責人、教師、學生、家長,這也就決定了交流式教學管理在建立和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其多維性,并從多維性的角度來進行交流,借以來合理地、科學地定位教學管理,促使學校和諧平穩地持續發展。
如,以學校的課程規劃為例,學校就課程的安排以及內容的選擇應立足于多維的角度來進行,如,通過開展家長座談會了解學生的情況;以會議的形式征求教師的意見;以不記名問卷調查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對課程的實際需求。這樣多角度地了解信息,來分析、整合、總結進行規劃課程,最終實現課程規劃的適時性。
教學管理是學校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交流式教學管理的建立和實施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其多元化的交流方式、民主性的信息交流征集等都體現了新時代背景下人本管理理念,能夠從根本上推動學校民主化、時代化的發展。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交流式教學管理是對傳統教育的創新改革,是符合新課改精神的,值得每位教師探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馮青來.教育教學管理案例選粹[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
[2]陳學宏.走向人本主義教育的學校管理[M].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