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平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的名言:“教育的基本任務是讓幼兒在適宜的環境中得到自然的發展。”區域活動以其鮮明的特色主題、豐富的游戲材料、形式多樣的活動過程,突顯了這一教育原則,會真正做到讓孩子在活動中快樂成長。
一、合理構區,貼近生活
我所在的是一所農村幼兒園,幼兒視野相對匱乏,大多數幼兒沒有接觸過區域活動的樂趣,教室又相對狹小。那么如何巧妙利用空間,合理構區,達到最佳教育效果呢?我根據孩子們不同的興趣愛好與培養的需要,結合自然環境和基礎材料的準備,將我班合理構建成六個活動區域:分別是小菜園、彩虹屋、想象空間、垂釣園、生活區。這些活動區域相對獨立又彼此依托,區區相照,動靜結合。貼近孩子的生活,符合幼兒的特點。
二、科學益智,興趣激發
第一區:小菜園——動手實踐的平臺
一般教室的窗臺上擺放的大概都是芳氣襲人的鮮花碧草,而我們教室的窗臺上別有一番景象,可謂瓶罐云集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蒜氣蔥香。大家也許會笑我審美能力出現了問題,其實這是我們合理利用空間,開辟出的愛心小菜園。大家請看,每一個瓶子的旁邊都貼著姓名標簽,都有它自己的小主人。這些小主人每天來到學校都會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望一下他們的最愛。精心照料它們,添水、加肥,比較誰的高、誰的綠、誰的壯……而那串串紫葡萄,金黃的大玉米,紅紅的小辣椒更增添了農家小菜園的韻味。這樣的布置,為的不只是讓人賞心悅目,而更是要培養幼兒科學觀察能力、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情趣、吃苦耐勞的責任心。
第二區:生活區——自立互動的平臺
在生活區,我們為幼兒準備了許多道具:如玩具幣、商品、鞋帶、珠子、玩偶衣服等,每次依據不同的主題投放不同的材料來吸引幼兒。在這里,幼兒可以模仿大人進行購物、銷售,也可以進行系鞋帶、穿衣服、引線穿珠等活動。教育源于生活,這個活動區,既培養了幼兒在特定環境下與他人有效溝通、文明處事的能力,又讓幼兒的自立能力、協調能力得到鍛煉。
第三區:垂釣園——磨煉意志的訓練場
小小垂釣園,魚兒歡,孩子樂。每次看到那一張張屏息凝視的小臉,那一個個專注的小眼神我都會發自內心地微笑。在孩子純真的世界里,他們分明就是把彩紙做成的顏色不同的假魚,當成了一條條歡暢游動的真魚。而那個不起眼的黑疙瘩磁鐵魚鉤,分明就是一個能引來魚兒的利器。看,得勝的孩子笑得多歡呢!而通過一段時間的活動,我明顯發現參加過垂釣園活動的孩子養成了做事有耐心,遵守規則的好習慣。而孩子運動的平衡性、動作的協調性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