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紹群
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學科,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一直在進行改革、完善。自新課改以來,賞識教育因其遵循“以人為本”理念,在教學中收效良好,得到教師的青睞。從賞識教育的角度出發,通過對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的意義、原因進行分析,旨在探討如何靈活地運用賞識教育,發揮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賞識教育;小學語文;教學
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把發展教育事業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的重點,教育投資比重有了大幅提升,我國教育事業也有了較大發展,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涌現。其中賞識教育理念因其倡導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事物,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積極的思維方式,因此得到教師的青睞和學生的喜愛。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靈活運用賞識教育的相關理念和教育方式來引導學生是我們當前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賞識教育的原因
新課改實施后,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現代的小學語文已經不單單只是教授學生字詞的讀音、寫法,而是傳授一種思維方式,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賞識教育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信心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因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重要性。
1.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特殊性
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介質,是這個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需要本民族人們不斷地繼承和發揚。母語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本民族語言的優美之處,培養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所以,需要我們培養學生對語文的熱情。而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且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
2.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某樣東西的化學成分或是不知道電腦的電路原理,就不會對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如果不識字,則不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不能從書籍汲取先輩的經驗教訓。語文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語教學科目,對塑造學生認知體系和思想品德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生受家庭背景、經歷等因素的限制,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觀體系,教師在對其引導過程中,適當運用賞識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學會明辨是非、助人為樂。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使學生獲得自信,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因此,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師用賞識的目光看待學生
小學生因為年齡等原因,閱歷較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自我意識仍在發展。在這段時期,它希望得到同齡人的認同、鼓勵,希望得到來自老師家長的欣賞、贊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采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1.轉變教學觀念,充分尊重學生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也應緊跟時代潮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嘗試運用各種新興的教育方式,例如,賞識教育。要學會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各項權利,將雙方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來進行溝通交流,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2.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例如,平時不愛說話的孩子,作文寫得很好;平時成績不好的學生,漢字寫得很工整等等。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些閃光點,并對其進行適當的贊揚,幫助學生樹立自尊心、自信心。
3.營造和諧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成績、家庭背景等因素,難免有一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消極厭倦的心理。當他們發現自己成績和優秀學生有很大差距時,可能會引發自卑、自怨自艾等消極情緒。這時,如果教師對這些學生一味地批評、指責,會使他們更加抵觸,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教師應該采用鼓勵、安慰的方式,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優缺點,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對差生多鼓勵,少批評,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差生在語文課堂上不因暫時的成績差而自卑、消極,所有學生都在一個融洽、開心的環境中學習。
4.運用各種資源,拓展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作用的發揮不僅停留在課堂教學中,家庭中對孩子的賞識教育也很重要。教師應該加強和家長的溝通交流,引導家長鼓勵自己的孩子,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將學校與家庭的賞識教育結合起來,使二者各司其職又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為孩子打造健康、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
賞識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了很大的積極作用,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運用賞識教育理念,從實際出發,用欣賞和鼓勵的態度對待學生的優點和不足。但是當前,賞識教育等新興的教育理念在我國發展還不完善,需要我們在小學語文等不同科目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姜建輝.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賞識教育[J].新課程:下,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