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摘要:根據我校的校情和學情等條件,開設了校本選修課——剪紙。這一課程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性活動,不僅促進了學生動手、創新、審美等能力的發展,還幫助學生了解到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和激發學生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將民間剪紙藝術發揚光大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為了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渲染學校的文化氛圍、促進學科交融,近幾年,我校開設了剪紙藝術校本選修課程。現將我校開展“剪紙藝術校本選修課程”的幾點實踐體會與大家交流分享如下:
一、課程開發目的
(一)通過剪紙藝術課程的開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對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剪紙藝術校本選修課程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直接經驗學習與間接經驗學習結合起來。通過豐富直接經驗、側重感受體會,激發學生學科學習的興趣、優化間接經驗,使學生的學科知識與實踐技能都得到促進與發展。
(三)使剪紙藝術教育成為我校的特色藝術教育,展現出我校的良好學習風氣、校園文化和精神風貌,提升我校的特色藝術教育的品位,確立我校獨特的藝術發展方向。
二、課程開發體會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直接影響教育效果,因此我們就通過以下的途徑讓學生自己動手,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1.利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興趣。
以前上課由于學校硬件設施不夠健全,所以在課程開發過程中教學資料嚴重缺乏,上課僅靠一些打印的圖片為學生展示,圖片用的久了,色彩效果變差,畫面不夠清晰,很難引起學生的美感享受,難于激發學生更高的熱情,因此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非常必要。現在我們的教室都配有數字自控一體機或多媒體大屏幕,教師可以方便地將自己搜集的各種資料制作成精美課件,在課堂教學中使用。通過聲音、圖像、音樂等刺激,有利于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也將學生從課堂枯燥單一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見多才能識廣,才能提高創造能力。多媒體電教手段能為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此外,多媒體電教手段對課程中的重難點的解決也起到良好的助益作用。教師在講解和示范時,通過實物投影機將制作過程不同角度投放出來,不僅能解決學生看不清或不明白操作步驟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重復操作,使學生明確理解剪紙創作的過程。
2.為學生創造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藝術教育就是要鼓勵創新、彰顯個性,所以,在上課期間,要時時為學生創造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張揚自己的個性。在制作的過程中,我們不要求學生的作品與教師提供的圖案一樣或雷同,而是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自由想象。如果學生有好的表現,及時展示并給予表揚肯定,這樣學生始終處于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心情愉悅、情緒高漲、觀察靈敏、思維活躍,能通過作品較完全地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也營造出濃郁的、和諧的藝術課堂氣氛。
3.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
我們開發剪紙校本選修課程并不是要把學生都培養成剪紙藝術家,而是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特點,設計相應的訓練活動。在教學中,我們常常開展一些有利于學生創新的活動。如“用剪紙美化我們的校園”活動,號召學生在大廳展板、教室的宣傳板上布置我們美妙的圖案,美化我們的環境,并對我們自己的作品進行展覽和評選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紛紛施展了他們的藝術潛能,也給他們更多地表現自我、勇于創新的機會。進一步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剪紙藝術可以豐富深化其它學科教學
1.與其它學科相輔相成、融會貫通
生活中不少的實際問題,都需要跨學科知識,多角度的思考,綜合性地解決。所以我們在開發課程過程中,特別關注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讓學生真正做到在學中做,做中學,教師可從身邊的事物、事件、場景開拓學生潛力,將我們的學科與語文、歷史等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加強學生的形象理解、達到知識的活學活用。
2.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由于剪紙藝術容易操作,內容也都是來自于生活,學生學習興趣普遍提高,學習效率也相應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增強了,他們就會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習由被動轉向主動。
3.培養學生勤動腦、動手、動口的學習習慣
剪紙藝術需要學生勤動手,勤動腦,勤動口,如:我們上完一節剪紙藝術課后,布置的作業是要求學生去收集更多地自己喜歡的各種題材的剪紙作品,并講清作品的藝術特點、創作方式等,在此基礎上,設計自己的剪紙素材。這就要求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去搜集尋找,仔細觀察剪紙作品的技能技巧,色彩搭配等,在實施過程中,就自然而然的將動腦、動手、動口結合到了一起。
通過剪紙活動,使學生能扎根于祖國的傳統文化之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以上是我近幾年開設剪紙藝術校本選修課程的幾點體會。中華大地,流淌著五千年的文明血脈,華夏民俗,銘記著老祖先們的生生不息。剪紙藝術不僅記錄著一種文化形態,一種充滿情感的美,更是為了見證與記載祖先賦予我們的歷史精神。所以我們要傳承歷史,將我們悠久古老的文化繼續發揚光大,那就從我們的課堂開始吧!
【參考文獻】
[1]王貴生.剪紙民俗的文化闡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范祚信.中國民間十二生肖剪紙[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9
[3]張鳳琴.中國民間剪紙技法[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大連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