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守清
最近讀了由宋運來主編的《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一書,讓我受益匪淺。擁有好的習慣就擁有一種獨特的力量,育人必先育己,我們平時要求學生養成很多的好習慣,其實我們的好習慣是最好的行為典范,只有我們自己的行為習慣好了,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
《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這本書列出教師應該養成的100個好習慣,對每一個方面都進行了簡單易懂的解說,還有許多案例和深刻的評析,向讀者展現出優秀教師常態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讓人們更容易去接受和了解,使我們對教育人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好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書中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每一個好習慣都舉出一個經典案列來進行分析講解,讓我們對每一個好習慣的理解都更加具象化,而不僅僅是邏輯化、系統化地提出這一習慣。書中羅列出教師應該養成的100個好習慣,向讀者展現出教師工作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使我對教育人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不管在教育教學還是在平時生活上,任何一個好習慣的形成都需要努力和堅持。優秀的教師之所以優秀,不是因為他們的天賦,而是因為他們在開始就培養自己的好習慣,并且持之以恒。有一句話叫做細節決定成敗,如果你比別人優秀,或許只是因為你比別人多了一個好習慣。每讀到一條習慣,不由得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看到一些我已經養成的習慣,不禁感到欣喜,這是從另一個角度得到了肯定。
在書中眾多的習慣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五個習慣:要善于換位思考。讀完第五個習慣后我不停地反思著。假如我是學生,面對同樣的情況,我會怎么做?我想:“換位思考”就是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進而解決問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思維方式有很大的益處。教師一旦從學生的立場來考慮問題,無論是與學生溝通還是教學,都將變得容易。所以,當學生上課無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時候,別急躁,換位思考一下:是不是我的授課方式有什么問題?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怎樣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呢?換位思考,也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反思,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直面自己時,你才會發現,其實自己做得遠遠不夠。所以,反省自己的勇氣是必不可少的。對待學生,更有必要換位思考。所謂的差生只不過是學習上落后些或紀律上松散些,其實他們也有閃光點,也有自尊,也同樣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欣賞。如果我們可以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平等地對待他們,或許可以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尊重別人就等于尊重自己,一個人失去了自尊就真的什么都無所謂了。在學生的這個年紀,他們的自尊心更強,更需要我們去尊重和理解。
在教師這門職業中,我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雖然在這么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也養成了很多好習慣,但我也還有很多好的習慣需要去養成。記得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復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任何一個好習慣的形成都需要長期堅持。我堅信只要能明確目標,并踏實走好每一步,即使在努力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困難和阻礙,但最終一定還是會成功的。好習慣影響著教師的一生,好習慣也影響著學生的一生!
(責任編輯 劉月嬌)
(作者單位: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