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診所式教學在法學實踐教學中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從事法律職業的能力而且能夠促進和提高學生對法學理論和法律制度的理解。教師指導整個訓練過程,在采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實踐教學時,要注意兩種中西教育模式的銜接問題;建設資源問題;開展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由于教師水平的制約而導致的局限性;正確認識診所法律教育方法的地位。
關鍵詞:法學;診所教育;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5-0208-02
診所式法學教育方法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法學院從案例教學法發展出來并借鑒醫學臨床教學方法的一種全新法學教育模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處于法律困境的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詢,對他們的法律問題進行“診斷”,并根據“診斷”結果開出“處方”,給他們提出解決法律問題的方法,同時給他們提供法律服務。這種教育方法的優點是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以“準律師”的身份面對真實的當事人,參與真實的法律援助案件和真實的社區法律服務等。這種教學方法注重的是實踐,學生能把所學的法學理論知識運用到法學實踐中,有利于培養出能夠解決實際法律問題、掌握訴訟技巧、具有法律職業道德的法律實務者,進而解決了目前急需應用型法律職業人才問題。在法學實踐教學中診所法律教育方法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因此,該方法在法學實踐中的具體實施還處于探索階段。
一、診所教育方法在法學實踐教學中的現狀
在國內外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我國陸續有七所高校開展了診所教育方法的實踐教學。然而目前在高校法學實踐教學中我國診所教育方法適用律并不高,主要是因為一方面缺乏實踐教學經費,另一方面則是沒有明確實踐教學中的責任。同時診所教學接觸地是真實案件,學生法律職業資格被社會認可程度不一,雖然學生在辦案過程中法學教師全程指導,但是其中的每一個細節仍然可能存在不可控制的偏差,法律問題處理的每一步都可能涉及責任的承擔。就好像誰也不會輕易讓一個從未做過手術的醫學學生給患者主刀手術。因此,建議從未開設診所式實踐教學的法學院校在經費資助缺乏的條件下,可以跟學校所在地的企業工會、街道社區或其他提供公益咨詢的部門或組織達成合作意向,開設法律診所。比如這個法律診所通過處理一些勞動爭議案件,學生就可以接觸真實的勞動爭議案件,可以進一步了解勞動仲裁前置程序,熟悉勞動法規的具體內容。學生通過診所式教育教學能夠接觸到在課堂教學中無法接觸貼近生活的法律,學會運用抽象的法律條文分析解決實際案例。
二、診所式法律教育教學方法的作用
1.有利于將法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傳統的法學教學的特點是教師面對面地將法學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傳授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是被動地學到必要的法學知識,完成一個從不懂到懂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主體。這種教學方法的缺點是輕視法學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診所式教學的方法將徹底改變對學生“授之以魚”,卻是更注重對學生“授之以漁”。診所式教學注重學生將所學法律知識融入真實案例的過程,具有傳統法學教學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優點。采用診所式教育教學方法,有助于完善法學教育教學的方法,進而使學生受益,為學生將來成為法律實務者奠定了基礎。
2.有利于提高法學教育的質量。法學教育的質量直接受法學教育方法的影響。中國高校法學院的教育,一方面要能培養出從事法學理論研究的高層的研究型的法學專家,另一方面要能培養出熟悉訴訟技巧、能夠解決實際法律問題、具有法律職業道德的法律職業人,而且目前高校的本科法學院系培養出來的是后一種的法學人才。所以教育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實際需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法學本身具有實踐性特點,選擇有助于提高實踐能力的教育方法是提高法學質量的最佳教育方法。診所式教育方法就是能培養實踐能力的好方法之一,是一種能提高法學教育質量的方法。
三、診所式法律教學方法的實施
1.課程準備。給參與法律診所的學生通過上輔導課和司法模擬訓練課等形式傳授基本的法律技能。精心選取案例和設計需要討論的關鍵論點。預先想到學生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指導教師要不斷學習新法律、新知識、追蹤本領域的新動向。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收到預期的實踐教學效果,達到法學實踐教學的目標即培養應用型法律職業人才。
2.代理真實案件。在課堂外,診所式教育教學是學生直接代理真實的案件。學生們在代理的真實案件中經常會面對一些出乎意料的人或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們需要面對一個自己不能掌控的陌生世界,并且目前就有給他們做代理律師的機會,學生們在這樣的環境中訓練,完全由自己決定該做什么、怎樣去做。在真實的案件代理過程中,學生們學到的不僅僅是法律知識而是整個律師工作的全部操作程序及工作技能。這種教學方式訓練學生的是學習法律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判斷問題的能力、理論知識結合實際以及學會搞清事實真相的方法的最佳途徑。學生在代理真實案件時,學生應該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代理案件。可以先以指導教師為主體,由指導教師親自帶學生處理案件,之后再由學生親自、獨立、自主的代理案件。如果案源緊缺,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的形式共同辦理案件,但每個小組人數不能過多,最好不要超過4人。
3.評價教學效果。在整個訓練過程結束之后,指導教師應該對學生在開庭審理階段中,如針對學生在法庭調查、辯論階段中出現的問題給出處理意見;學生根據教師的意見及時進行總結并撰寫總結報告;學生借助陳述案件事實、舉證、質證、辯論等方式查明案件事實真相,熟練掌握辯論技巧,正確運用法律條文。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指導教師可以徹底地了解學生理解所學的法學理論知識的程度及掌握學生職業技能的程度,經過訓練學生自己也可以清楚自己沒有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內容,明確今后自己學習的目標與內容。
四、運用診所法學教育方法應注意的問題
1.銜接中西教育模式的問題。中國傳統教育模式的特點是“填鴨式”教學,學生早已熟悉該教學模式的特點并已經形成學習依賴教師的習慣。然而診所式教育教學模式的優點是要求學生自己通過動腦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指導教師原則上只是依靠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如果學生仍然指望指導教師能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那說明他自己不相信自己學到知識。這就是中西方法學教育的傳統區別,這兩種不同教學模式的磨合與銜接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2.建設資源問題。雙向性和社會性是診所式教育教學方法的獨特特性,其開設需要擁有大量資源。具體而言,包括教師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固定的活動場地、長期穩定的實踐教學資金、相關司法部門的密切配合、多元化的設施和教學資料等資源。與傳統的法學教育模式相比較,獲取這些資源的有一定的難度,也昂貴得多。在診所式法律實踐教學中,怎樣維持充分的所需資源,怎樣有效合理地利用資源顯得尤為重要。
3.開展經驗交流活動。在診所式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可能接觸到相同的實踐案例或接受相同的訓練,所以他們不可能獲得相同的知識和實戰經驗。所以十分有必要在學生間開展交流會。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可以使學生學到在訓練中沒有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也應該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在指導診所教育教學時可以通過與學生交流發現在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進而解決或避免問題,從而使自己的實踐教學方法不斷地成熟與完善。
4.由于教師水平的制約而導致的局限性。診所式教育教學與傳統的教育相比對師資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指導教師不但要擁有較高的法學理論水平而且還需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各法學院系的法學教師的整體隊伍水平在我國還不是很高,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沒有經歷過任何司法實踐,有的教師甚至從來沒有接受過專門法律教育,擁有律師資格證的教師則少之又少。因此,診所式法學教育教學在中國普遍開展從根本上受法學院系指導教師的法學理論知識水平和法學實戰能力的制約。因此,高校應該支持及鼓勵法學院系的教師在業余時間從事司法實務,這樣既能豐富指導教師的實戰經驗又能促進教師理論教學,更有助于法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5.明確診所法律教育方法在實踐教學中的地位。診所式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法律職業道德水平,更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然而應用診所式教學需要比較高的成本,因為在法律診所教學中一名指導教師一學期最多只能指導4-7名學生參加訓練,因此需要大量的指導教師,另外學生在訓練中完成各項的訓練項目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因此需要既有理論水平又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指導教師,所以指導教師不但需要具備高校教師資格還需要擁有律師資格,并且還需要有從事律師代理業務的經歷。所以目前在我國大多數法學院系中,只有數量有限的學生能有機會進入法律診所學習,法學院系多數是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這門課。也就是說,診所式教學方法在法學本科實踐教學中不是唯一的,在應用這一教學方法的同時,還應推行模擬法庭、課堂案例教學等多種實踐教學方法來豐富法學實踐教學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守波.基層法律服務視角下的法學實踐教學[J].教育與職業,2014(10).
[2]謝慧.新建本科院校法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黑河學院學報,2013(4).
[3]蘇賀新.法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路徑探討[J].教育探索,2013(9).
[4]張守波.案例教學法在法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4(2).
[5]王玉薇.實習是培養法學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J].教育探索,2014(4).
[6]李娜,徐冰.高校法學專業本科實踐教學的改革構想[J].網友世界,2014(3).
[7]付國印,譚尚聞.以基層法律服務需求為導向的法學教學改革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