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元忠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也不斷隨之變化,而小學數學課程的深入改革發展已得到更多人的重視,如何通過有效合理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教學模式
一、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數學源于生活。”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將數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更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來幫助小學生理解,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小學生靈活運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增加生活經驗。例如:在學習長方體體積章節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想平時在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的事物,然后再為學生創造一個長方體模型,最后教師利用最簡單的辦法來將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講解給學生,這樣不但可以使每位小學生都參與進來,并能提高他們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
二、強化師生關系
如今教學課堂的主導地位是學生,所以陳舊落后的教學模式根本不適用于當前的課堂模式。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努力創設出適合新時代下小學生的教學方案,深入了解學生的特性,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使師生關系友好和諧,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得以提高。
三、建立解題數學模型
在數學課程中,數學模型是將某些事物之間的聯系或者特點加以抽象化,然后通過專業的數學語言進行總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建立解題數學模型是相對重要的一點,數學模型它可以是一個公式、一個定義或者一條規律,學生自主思考、發揮想象力進行解答,這樣在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基礎上使學生真正地學到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利用建造數學模型來幫助學生解答難題的教學方式較為普遍。例如:教師在講解分數課程時,可以將分數問題抽象為一個蛋糕的形式,“將蛋糕分為六塊,六個學生吃掉了3/6,然后有一個學生吃掉了1/6,那么這些學生一共吃掉了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這樣可以將數學問題簡單化地傳達給學生,使學生更容易理解。
要想促進小學生的數學成績的提升,需要教師回歸教材,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本文為構建有效教學模式提出了三點建議,望今后教師的教學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郭瓊.試論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