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巧嫦
摘 要:結合一堂小學英語觀摩課,來探討在課堂觀察指導下,教師的課前準備、課堂觀察過程中的記錄和觀察后的課后討論及整理反思等環節,旨在通過實施課堂觀察活動,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觀察;教學有效性
一、引言
觀摩課,教師可以從四個維度(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教學內容和課堂文化)進行觀察。筆者很榮幸地成為浙江省第二輪“農遠工程”教師培訓網絡觀摩活動課堂觀察指導的執教人。
二、活動過程
1.選定教材——了解教學內容
筆者現正承擔五年級的教學工作,在仔細翻閱了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筆者決定選用PEP 6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B Read and Write這篇文本。
2.初步設計——打開教學思路
本節課是一節讀寫教學課,談論的話題是季節。“讀寫教學”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書寫水平,同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倡導學生運用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筆者腦海中形成了以下幾點初步構思。
(1)導入
如何設計出別出心裁、讓學生耳目一新,又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表達欲的導入?
針對本節課的特點,筆者的初步設想是:以一個歡快的chant展開教學。
Swim,swim,I can swim.
Skate,skate,I can skate.
Fly kites,fly kites, I can fly kites.
Plant trees,plant trees,I can plant trees.
Climb mountains,climb mountains,I can climb mountains.
在chant中,筆者認為可以融入動詞短語的復習和對“I can”這一句型的復習,為接下來的知識內容做好鋪墊。接著,想通過favou-rite教學呈現,自然地給學生滾動食物、水果、衣服等等學生的已學知識,讓這一知識內容重現。
(2)利用思維導圖猜測和描述季節
筆者想運用一張思維導圖解決這兩個問題,一張思維導圖中間是季節,發散的是和季節相關的英語知識,簡潔明了,能夠降低學生知識復現和表達的難度。
(3)感知文本
通過聽力,初步感知文本,讓學生快速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回答兩個問題: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What are they?
3.共同商榷——構建成熟課堂
(1)課前會議:認真制訂課堂觀察方案
先由筆者本人進行說課,筆者首先說明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教學目標,使成員組觀察者對本節課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為實施有效的課堂觀察提供幫助。然后,對照初步設計的課件介紹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使觀察者對教學環節和流程有大致了解。接著,從課堂氣氛、學習習慣和思維特征等方面大體介紹了本班學生的情況,并提出筆者覺得本節課教學設計的創新之處及困惑,以便觀察者在觀察時更具針對性。
(2)課中觀察:精心實施課堂觀察過程
課中觀察指觀課教師進入研究情境,根據所需信息進行記錄。觀課教師進入課堂之后,要按照一定的觀察技術要求,根據課前會議制定的觀察量表,選擇恰當的觀察位置和角度,迅速進入觀察狀態。通過不同的記錄方式,記錄觀察到的典型行為和自己的思考等。
(3)課后會議:深刻反思課堂觀察結果
課后會議就是在觀察結束之后,觀課教師和授課教師針對上課的情況再次開會,進行探討、分析、總結,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制定后續行為跟進方案。議課的過程既是參與者進行反思、獲得經驗的過程,又是促進教師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批判反思,使之逐步成為一種工作習慣和方式的過程。
課后成員組的各位教師分別根據上述四個維度的觀察結果和記錄,積極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提供了更多的教學可能。使筆者在今后的教學中能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優選,追求教學活動和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三、結語
本次引進的課堂觀察就是成員組教師不斷探索和實踐的有效印證。課堂觀察對改善學生課堂學習、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形成學校合作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它不僅使我們關注學生會不會學習、如何學習以及學得怎樣,而且為授課教師與觀課教師的共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它將促使教師通過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形成典型課例,從而打造“魅力課堂”。尤其重要的是,由于課堂觀察需要成員組在課前研究觀察點和課后討論分析,所以,課堂觀察也是一種團隊合作,是教師之間多向互動的過程,可以營造一種合作的校園文化,增進教師的責任感,真正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徐峰,王麗娜.課堂觀察是解決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J].教學與管理,2010(4).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