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敬偉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基礎教育中對于藝術的教育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小學階段的藝術教育中,歌唱教學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階段應該怎樣進行課堂教育,如何有效地實施唱歌教學都是音樂教師應該思考和探究的。
關鍵詞:小學;音樂;唱歌教學
歌唱已經成為目前人類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從古至今,社會文明的進步都伴隨著歌聲,歌唱已成為人們抒發情感的重要渠道。對于小學生來說,歌唱可以體驗審美、啟迪智慧,培養學生更健康的身心和更健全的人格。
一、小學音樂唱歌教學的地位和作用
唱歌教學是音樂教育的基礎,在傳統的音樂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首先,音樂唱歌教學在小學藝術教學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對于學生音樂興趣的激發、音樂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次,音樂本身有著特殊的功能,并且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在音樂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讓他們學習音樂知識,感受音樂魅力。
二、提高小學音樂唱歌教學的途徑
小學階段的唱歌教育要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通過良好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1.激發歌唱興趣,培養唱歌愛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將音樂的魅力傳遞給學生,只有激發學生對于唱歌的興趣,才能夠讓學生更多地投入到學習中。因此,小學階段歌唱教學的目標設置,首先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引導學生樹立音樂學習的愿望。保持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聯系,用音樂的魅力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熱愛唱歌的習慣。
2.創設教學情境,明確教學環節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必須要懂得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融入教學氛圍中,接受知識、激發情感,更清晰地感受音樂得價值。在進入教學前,教師提前進行課堂環節設計,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方法,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當然,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尤其是多媒體的運用。
3.加強歌唱技能的專項訓練
歌唱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但是,小學階段對學生的技能技巧要求并不高,但是仍然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科學、更自信地唱歌。
小學階段的歌唱技能技巧需要進行專項的訓練,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發聲,但是要盡可能地避免枯燥、機械的訓練方式,要將技巧技能的訓練融入歌曲演唱中,讓學生感受歌聲的美感,體驗歌曲的優美。
參考文獻:
韓麗楓.小學歌唱教學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