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輝
摘 要:體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運動,是一門有益于學生身體健康的課程,作為學生身體發育最重要階段的小學時期,體育教學非常重要。就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增加趣味性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性;興趣;終身運動
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以一個好的身體去學習知識。但是在實際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往往只注重了運動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造成體育課變得枯燥乏味,學生的興趣大幅度下降。因此如何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增加趣味性的方法
1.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興趣
在體育課堂中,要想讓學生和老師有一個融洽的關系,讓學習氛圍變得和諧,老師就要改掉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上課之前,通過與學生交流和對學生的觀察,找出學生最喜歡的運動,在體育課上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除此之外,還要建立有序的課堂,提升老師言辭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2.開展競賽活動,增強學生興趣
小學生雖然年齡還比較小,但是他們的好勝心都很強,喜歡去競爭。體育老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在體育課上開展競賽活動,使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興趣,還有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設置競賽活動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找出適合他們的競技項目,并加以創新,讓學生在競技活動中感受體育精神。
3.正確引導,培養學生的終身運動意識
培養終身運動意識是體育課的最終學習目的,因此在教學中要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老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除此之外,老師要將終身運動這一觀念融入每一堂體育課程中,讓學生深刻了解體育運動的真正含義,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二、趣味性教學中的“游戲”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教學離不開游戲的引入。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引導,從淺到深,從簡單到復雜,來設置游戲的層次性。如,在跳遠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隨意跳跳,作為熱身,之后設置一個較低的目標,當這個較低目標學生可以輕易通過的時候,提高難度,并要求其動作的標準性。另外,還要將游戲的設置和教學的目標結合在一起,通過紀律性、集體性和游戲性等來培養學生的積極樂觀、機智勇敢。體育教學中結合“教”與“玩”,須注意分寸,把握尺度。
三、教學中的“安全性”
趣味性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也是游戲設置的根本目標。在體育游戲設計時,要貫徹“安全原則”,各個環節中都應做一個系統的“安全檢查”。尤其是游戲的設計,一定要考慮全面,對于游戲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意外情況要準備充分,如投擲時,要避免器械的不當使用導致受傷的情況出現;追逐中,要避免同學之間相互踩踏的事件發生。尤其在場地的選擇中,最好在寬闊操場上進行,避免因過于狹窄造成意外事故。
小學體育教學課程,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小學生的身體,促進學生身體的發育,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具備終身運動的意識。因此,體育教師唯有轉變自己舊的教學理念,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和創新,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才能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達到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冬梅.如何讓小學體育更具趣味性[J].新一代:下半月.2012(4).
[2]曹振國.體育教學如何寓教于樂[J].考試周刊,2010(49).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