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麗媛
范德比爾特說:“只有充滿自信的人,才會在事業上一帆風順的,而那些缺乏信心的人,永遠不會有成功的事業。”新世紀是競爭的時代,只有那些勇于探索、敢于冒險、富于創造的人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可是,由于多種原因,現在的孩子自卑感較強,他們的行為怯懦,事事依賴父母、老師,本來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卻畏縮猶豫。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下面是我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幾點淺顯做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學生只有在沒有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的情況下,才能情緒飽滿、心情舒暢地學習知識,他們的思維才能處于最活躍狀態。要想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我認為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是最關鍵的。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總是努力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給學生營造寬松和諧教學氛圍,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等課時,我徹底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與學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這樣就拉近了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正是這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會讓學生心情舒暢、信心百倍。
二、運用贊美的語言
每個孩子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每當我們的學生取得成績,得到老師的贊許與肯定時,他們就會精神飽滿、興高采烈,心里猶如喝了蜜一樣。成功就像興奮劑,讓學生保持強烈求知欲望。因此,作為一名老師,我常常運用贊美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的過程中,每當我的學生按照我的要求做完一件事情時,我總是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用贊美的語言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你的數學成績進步很大,真棒!”“你的頭腦真聰明!”“這么巧妙的方法,你是怎么想到的?”“看你的作業心情舒暢”等等。正是這些贊美的語言架起了師生之間的心靈橋梁,孩子們在老師的鼓勵下變得越來越有自信,變得越來越聰明。
美國著名教育家羅達·貝克梅斯特爾說:“老師希望學生有自信心,就應該相信我們的學生。”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在教學中關愛學生,用新穎的方法點燃學生的進步火花,增強學生的必勝信心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在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將繼續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我相信,我們的學生定會信心百倍,定會自信滿滿。
參考文獻:
陳福輝.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中國科技信息,2007(05).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