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珂



真正有建樹的思想價值觀,會幫助我們尋找到前進的方向與動力,產生令人不可思議的強大力量。一個行業,一個品牌,一個人,如果不具備思想的力量,很難走得很遠很持續。有力的思想并非形而上的務虛清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可以“變現”的。
中國服裝論壇執行主席王軍在思考中國服裝論壇的方向時,常常會考慮思想層面的務實性。他說,你的內心世界是什么,決定了你能生產什么。從這樣的角度看,思想可以是很“物質”的,因為有了一個很好的理性目標和認識,再有個好計劃才能產生行動的結果,而大家在中國服裝論壇上,就是將實踐中感悟到的思想拿出來交流,這些是能夠服務于實踐的思想。
中國服裝論壇作為中國服裝協會向行業提供服務的一種方式,是在企業實踐層面進行快速互動,建立思想價值的方式,這是其在產業鏈條上的位置。王軍認為,這是一個凝聚了很多精英力量的論壇,背后有很多很多溫暖的關懷與支持。很多充滿智慧的聲音從這里發出,臺上的人展現自己的獨特思想,臺下的人則在尋找那些與自身DNA匹配的思想產品,以更好地運用到自身的品牌實踐中去。
二十年磨一劍,初心不變
時尚北京:中國服裝論壇到今年已經舉辦了20年,能否請您回顧一下最初創辦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精神引領著論壇走到現在?
王軍:中國服裝論壇在早期舉辦時就有它的思想價值,盡管當時可能有很重要的培訓、學習式的因素,但論壇一開始就有對中國服裝業前瞻性的理想。在參與論壇的過程中,我看到行業領導、專家、企業家都有很多對服裝業的愿望,這些愿望是一種理想價值,是心靈深處的一種追求。就是確立真正能夠指導中國服裝產業向深層次尋找精神動力和價值源泉的一個標桿。
時尚北京:中國服裝論壇有這樣的凝聚力。
王軍:中國服裝企業家和這個產業這20年所有人付出努力后的先進實踐為論壇提供了滋養,這是論壇發展的基礎。中國服裝論壇可以說是中國品牌企業家,尤其這些有探索意識,走在前面的企業家進行自己品牌探索,尋找方向與道路的一個映照。而只有有了他們堅持不懈的探索,論壇才敢去有所創想。
其實有時想一想,有一批人,都是同行,大家連續20年這樣深度的交流,這在世界上也挺少見的。這也說明中國服裝主流品牌的發展,是要尋找自己的道路。這個產業最大的帶動力還是尋找自己獨特的方式,但是我們不關起門來,是開放式的。
聚焦內在,不被表面熱點問題混淆視聽
時尚北京:這20年,中國服裝產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服裝論壇在內容的設置上是如何把握的?
王軍:論壇內容對應著行業的發展,早期大家知道的都不多,盡量是談大家知道什么,該如何做服裝,慢慢大家會發現,需要更先進的,再往后,需要更新的,到今天,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去摸索這個行業發展的真正內在,而非被看似喧囂的表面熱點問題所混淆視聽。論壇從1997年開始跨界邀請其他行業的人士來進行交流,從2000年開始強調品牌,2005年開始思考品牌根基與思想的價值,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又促使大家思考應該堅守什么。
社會在變,環境在變,商業形態與產業形態在變,影響做服裝的各種要素在變,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握住做服裝基本的能力與價值。中國服裝論壇在每個時期都不斷去定義它,而不是單純去追求熱點。從2005年開始,論壇就從文化、美學等產品的根基與基本價值上展開討論,從對做服裝的專業屬性與根基堅守的基礎上,去關注社會的變化。這個過程中,的確需要清醒地把握住判斷品牌的基本標準,判斷一個產業發展基本能力建設的標準。這實際上是一種穩健的力量。
這兩年的論壇上,大家更強調一個品牌的核心價值,強調品牌的價值認識物化為產品的能力,大家都在探討如何把自己的認識,把人們對時代對生活的理解與感知,轉變成產品與品牌根基的一部分,讓產品成為消費者想用而且想要的東西。這是大部分企業包括生產型企業都關注的問題。這其實是每個國民對自身認知在發生變化,這種覺悟讓服裝行業看到了要從更真實的人性角度去思考產品與消費,服裝在精神層面的屬性更加明顯。
設議題,在‘邊緣與‘主流的微妙臨界點之間
時尚北京:請您談談每次論壇主題確定的過程?
王軍:我們會根據中國服裝協會領導提出的范疇,一些專家提出的觀點以及團隊在行業交流中所看到的變化,總結出一個基本的架構,然后走訪企業,測試我們提出的觀點,看他們的反饋,同時關注企業的水平,從橫縱軸來判斷企業的綜合能力,看哪些企業走在前面,哪些企業的價值觀與獨特性是不可替代的,再調整主題與確認邀請嘉賓。
實際上,論壇現場的交流期間也會有創作,論壇有意設定在有范疇與無范疇之間。尤其近幾年,論壇受關注度越來越高,我們越來越不能以個人的想法來決定交流的內容,其實往往自己胸有成竹,對論壇有很強界定的時候,內容很難精彩,很難有價值。論壇其實提供的是有很高實踐價值的觀點的交流,嘉賓的觀點不一定適用于所有人,但是論壇能提供一種思考與啟發,對每個聽眾建立自己的獨特價值提供參考。
時尚北京:您認為如何才能保持論壇中觀點的前瞻性?
王軍:如果論壇里提出的觀點讓所有人馬上都認可,甚至很多人贊賞的時候,那些觀點應該已經從個人獨立思考的角度發展為大家都認同的主流觀點了,這也是論壇的很大部分價值所在,聽眾能夠從實踐經驗角度對嘉賓的思想有所判斷并獲得共鳴與啟發。
即使這樣,我們也會引以注意,在肯定主流的同時,支持獨立思考,從那些看似邊緣的實踐中尋找更先進,更積極的價值。因為論壇是要探索具有先鋒實踐價值的事物,其邊緣性、前瞻性、實驗性、探索性大于其主流認同。
我覺得要保持一定的主流和邊緣之間的平衡,所有事物都是從邊緣走向主流的,要想事物持續的發展,最好讓它走在邊緣到主流的路上。那些實驗性的觀點,提出來后可以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沒有定論,但是可能代表著未來的方向;那些得到大家強烈反響的觀點,可能對我們是種暗示,需要考慮調整思路了并不是說這個事物不對,而是說我們又應該向前出發了。
時尚北京:您理解的前瞻性?
王軍:我感覺前瞻性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看似是往前走,實際上是往事物本質上走。
時尚北京:您個人在論壇現場有過哪些感觸呢,您作為論壇主持人,又會有哪些感觸呢?
王軍:我在現場能感受到論壇的頻率,我會感覺房子里有內容,空氣里彌漫著一些東西。因為自己內心有些東西,能看到一些東西,情緒跟這些是一體的,就會有這種強烈的感覺。論壇也會有其審美和氣質。因為我敏感地感受到其中的氛圍,就會去想一會兒要有怎樣的感覺,應該如何去調整,就像一個切換師一樣,會調整論壇傳遞的感覺。這個事情其實跟生命一樣,就像去澆一個樹苗,要是給它不適應的東西,它馬上就有壞的反應,所以要去了解這個生命是什么,去呵護它,對它有投入,對它的索取也要適度。
我當論壇主持人時,因為很了解論壇內容,知道哪里強哪里弱,哪里已經知道哪里是未知,所以就會有從容的時候,也會有期待有挑戰的時刻。早期主持論壇時,可能需要主持人去表達觀點,而現在,更多的是要找到更有價值的人的觀點,已經不需要很強烈地去發表主持人的個人觀點。中國服裝論壇的主持人有他的存在方式,我感覺更應該從深處去理解這個事物,把握事物的平衡點,更多的是作為一個串聯者,很好地進行臺上與臺下之間的溝通,找到中間更客觀的東西,不能盲目推崇,過分渲染,過分強調情緒,不能有一些誤導與損害,而是要得體,客觀,公平地去呈現,每個字每個詞都需要很慎重。
從歷史的角度看自己,不受干擾地存在
時尚北京:中國服裝論壇從2005年開始就挖掘傳統文化與品牌的關系,您怎么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家的影響?
王軍:從歷史的角度看自己,我們為什么會走到現在,這樣的積累能夠讓你在看事物,看周圍的變化,看自己的變化時,穩定指數更高,不會被一些東西牽著走,會更平和,當一個人不總是被周圍快速的變化所干擾,他做的事情會走得更遠。有時候,我們需要不受干擾地存在。
時尚北京:請您談談邀請日本著名設計師山本耀司參加論壇時的感受?
王軍:我們到日本好幾次去邀請山本耀司先生,最后他能真正動心,也是看到了我們做這個事情很用心很真誠。2012年他第一次來了以后,給我們寫了一句話,“這是我生命中一次很大的體驗。”他今年參加論壇時更放得開,他也感覺到中國年輕人很有活力。
我覺得山本耀司先生不是一個可以隨便被影響的人,他是很冷靜的一個人,更需要去觀察這個事物。他來參加論壇,必須要找到切合點,這也反映到中國服裝論壇在價值理念的追求上,在前沿思想上是有國際互通性的,這樣才會有相互交流的語境。
印象筆記:
王軍這幾年更愿意享受當聽眾的過程,尤其聽到有意思的內容時,他感覺太珍貴了。他發現,實際上聽起來很有思想高度的東西,做起來其實很平常,最后人們還得回歸到很簡單很平常的事物當中。
他希望保有一塊兒個人的思考與存在,自己去判斷,選擇,認識一些事情,然后,讓思想領導自己去實踐。他將此定義為,在溫暖陽光下,孤獨前行。
有了思想的積淀,才不會被那些風風火火的,耀眼的光芒所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