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徐 娟 徐 鵬
(南京圣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0036)
優選通關藤提取工藝研究
王 倩 徐 娟 徐 鵬
(南京圣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0036)
采用L9(34)正交試驗,以浸膏收率和綠原酸含量為考察指標,對通關藤的提取工藝進行了優化。實驗得到的優選提取工藝為:提取前加純化水適量浸泡藥材2 h,第一次8倍量(含浸泡用量)提取60 min、第二次6倍量提取60 min、第三次4倍量提取60 min,結果證明優選的通關藤提取工藝高效節能、操作簡便,可用于消癌平薄膜衣片的實際大生產。
消癌平薄膜衣片;正交試驗;通關藤;綠原酸;提取工藝
中藥材通關藤為蘿摩科植物Marsdenia tenachsima(Roxb.)Wight et Arn.的干燥藤莖,具有止咳平喘、祛痰、通乳、清熱解毒的功效[1],也是我公司中藥制劑產品消癌平薄膜衣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41020052)的主要原料。消癌平薄膜衣片具有抗癌、消炎、平喘的功效[2],用于食道癌、胃癌、肺癌的治療,對大腸癌、宮頸癌、白血病等多種惡性腫瘤疾病亦有一定療效,亦可配合放療、化療及手術后治療,并用于治療慢性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該品種為半浸膏片,即通關藤浸膏與適當輔料混合,干燥后粉碎成細粉,經制粒、壓片、包薄膜衣而成。
本次工藝研究的目的是為消癌平薄膜衣片的順利生產提供依據。
1.1 設備
TD-100多功能微型提取濃縮機組,瑞安天眾醫藥化工機械有限公司;CHW-5型槽型混合機,江陰市祥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YK-90型搖擺式顆粒機,上海喬楓實業有限公司;CT(CT-C)型熱風循環烘箱,常州力馬干燥工程有限公司;XYP-7小型旋轉式壓片機,廣州雷邁機械設備有限公司;labcoatingⅠ實驗型高效包衣機,深圳市信宜特科技有限公司。
1.2 原輔料
原料:通關藤藥材購自安徽省亳州市藥材總公司中藥材公司;輔料:羧甲基淀粉、糊精、硬脂酸鎂等購自山東聊城安信藥用輔料有限公司;藥用乙醇購自新鄉市先豐醫藥新材料有限公司;淺紅色醇溶包衣粉購自安徽山河輔料公司。以上物料經公司檢驗均符合質量標準。
2.1 提取工藝因素水平的確定
按處方比例稱取原藥材通關藤15 kg(消癌平薄膜衣片10 000片),經挑選、洗藥、干燥后,切成粒徑為1~3 cm的小段,按設計的正交試驗進行提取。對提取液分別進行真空減壓濃縮。選擇提取時間A、純化水用量B、提取次數C這3個影響因素,每個因素設3個水平,因素水平設計如表1所示。

表1 通關藤提取工藝的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2.2 實驗方法與結果
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試驗,以浸膏收率和浸膏(g)含綠原酸含量(mg)為考察指標,試驗安排及結果如表2所示,浸膏收率方差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綠原酸方差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從浸膏收率的正交試驗結果直觀方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兩水平間均無顯著性差異,影響浸膏收率最大的因素為B,因素主次順序為B>A>C。最佳提取工藝為A3B3C3,即提取240 min、純化水用量18倍、提取3次浸膏收率較高。
從綠原酸含量的正交試驗結果直觀方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兩水平間均無顯著性差異,影響綠原酸含量最大的因素為C,因素主次順序為C>B>A。最佳提取工藝為A2B3C3,即提取180 min、純化水用量18倍、提取3次綠原酸含量較高。

表2 通關藤提取工藝正交試驗安排及結果

表3 浸膏收率方差分析

表4 綠原酸含量方差分析
2.3 結論
結合實際生產情況,在提取前加純化水適量浸泡藥材,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可縮短提取時間,同時降低工時,節約能源。綜合考慮后,通關藤提取采用的最佳提取工藝為:提取3次,純化水用量共計18倍,提取時間共計180 min,即第一次8倍量(含浸泡用量)提取60 min、第二次6倍量提取60 min、第三次4倍量提取60 min。
3.1 通關藤提取濃縮生產工藝的驗證
按以上最佳提取工藝提取前加純化水5倍量浸泡藥材2 h,第一次8倍量(含浸泡用量)提取60 min、第二次6倍量提取60 min、第三次4倍量提取60 min,制備5批次(批量10 000片)。每批次取通關藤藥材15 kg,經挑選、洗藥、干燥后,切成1~3 cm小段,置于多功能微型提取濃縮機組,提取3次,減壓濃縮。每次單獨濃縮至適量后放入潔凈不銹鋼容器。
3.2 消癌平薄膜衣制劑生產工藝的驗證
3.2.1 制法
取通關藤提取浸膏加入羧甲基淀粉、糊精混合,控制干燥溫度<70℃,干燥后粉碎成100目細粉,加入60%乙醇適量制軟材,用搖擺式顆粒機14目制粒,顆粒置于熱風循環烘箱,干燥溫度50~60℃;然后用14目整粒,顆粒等量遞增加入硬脂酸鎂適量混勻,采用XYP-7小型旋轉式壓片機,異性沖壓模具,片重0.3 g/片;包衣采用10%乙醇包衣液(淺紅色包衣粉)包薄膜衣。
3.2.2 合格標準
含量測定:綠原酸含量不少于0.10 mg/片。
3.2.3 檢測結果對比
制劑生產5批次,對顆粒、素片和薄膜衣片每片綠原酸含量進行檢測,每批取樣1次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含量測定檢測結果
結論:通過對通關藤提取生產工藝及消癌平薄膜衣制劑生產工藝5批次的實驗驗證,檢測結果對比得出顆粒、素片、薄膜衣片的綠原酸含量均符合質量標準。表明優選的通關藤提取工藝重現性好、生產工藝穩定,能夠用于消癌平薄膜衣片制劑的實際生產。
本次工藝研究優選出了通關藤的最佳提取工藝。實驗過程發現,通關藤切制成段長1~3 cm,提取前浸泡時間延長,影響了工作效率,因此,可在切制后再粗碎成0.5 cm的粒徑,以縮短浸泡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對通關藤選用不同濃度的乙醇提取[3],是否對綠原酸含量有影響,還需進一步進行相應的工藝研究。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277.
[2]謝麗艷,居文政,周玲,等.通關藤及其制劑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進展[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1,26(6):439-442.
[3]李爭艷,陸兔林,毛春芹,等.正交試驗法優選通關藤醇提工藝[J].安徽醫藥,2010,14(2):152-154.
2015-09-05
王倩(1986—),女,江蘇南京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質量保證。
徐娟(1984—),女,江蘇南京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制劑研發。
徐鵬(1987—),男,江蘇南京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質量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