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內潮牌的不斷涌現,再經過明星效應和媒體曝光燈方式的普及,在年輕群體中漸漸普及開來。而國內青年團體的潮流聚集地多為潮流雜志與潮流網站,潮流文化也漸漸走入人們的視野。經過調研現在的潮流品牌的標志,大都是以黑色為主,而我希望對潮流品牌形象做出自己的風格,把標志用顏色分割的形式來體現,用漸變的顏色來表現潮流品牌的時尚感。
關鍵詞:潮流品牌 品牌形象設計 色彩分割 時尚
我的選題為“樣潮流品牌”,主要面向喜歡時尚潮流的年輕人。品牌名稱“樣”正是英文YOUNG的諧音,代表著積極,前衛,年輕的意思,整套VI也會體現這一理念,體現時尚的風格。此次品牌設計設計整體設計風格定位時尚,標志采用的顏色分割,多變的色彩,體現品牌的時尚度,所以品牌設計的整體都是以色彩分割為主,輔之文字設計。這樣設計整體風格統一,富有現代感,既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要,同時這種富有現代感的表現手法,從品牌基礎系統、應用系統、包裝等極力地表現品牌的理念和時尚潮流風格。
一、選題背景及意義
從上個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潮流品牌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熟知,引得無數潮男潮女為之趨之若鶩。潮流品牌的含義,顧名思義能和“潮”相關的自然都是前衛和先鋒的代名詞,是活力四射并且追求獨立的年輕人的寫實體現。潮流品牌誕生于美國,現今,日本、美國和香港的潮流品牌發展最為成熟,但在大陸并沒有特別有名氣的潮流品牌。所以由此看來潮牌在大陸的潛力還沒有真正的被挖掘。
我的課題名稱是樣潮流品牌形象設計。之所以選擇這個可以是因為在平時自己對潮流這方面感興趣,有所關注,而且比較喜歡潮流文化的隨性、自我、前衛。所以自己想設計出自己喜歡的潮流品牌形象。最近對于青春的話題很多,每個人對青春的理解都不同,我認為青春就是要綻放自己,要有自己的個性,要有型。樣這個字很好的體現了這個意思,而且樣的諧音young也是青春的意思。這個字短小精悍的提煉了我所表達張揚、自我、個性的品牌理念。
二、設計說明
此標志(如圖2-1)是用”樣”字的諧音,英文字母”YOUNG”作為標準圖形,以“永遠時尚、永遠年輕”為精神。“YOUNG”使用顏色的漸變、分割,體現出層次,標志整體色彩多元化,呈現時尚活力的感覺。標準字體和標準圖形的排版上也體現除了一定的層次,在”品“字上加上三個色塊,體現出了整個標志的主要色彩使標準字與標準圖形得以和諧、統一。
輔助圖形是企業視覺識別設計要素的補充和發展,與標志、標準色保持賓主互補、襯托的關系,是設計要素中的輔助符號。主要適用于各種宣傳媒體裝、飾畫面,加強企業形象的訴求力,使視覺識別設計的意義更加豐富,更具完整性和識別性。輔助圖形一(如圖2-2、圖2-3、圖2-4)是顏色分割的形式,呼應標志的顏色和標志的分割的形式,將這套輔助圖形利用分割的形式分為了紅色、黃色、綠色。
輔助圖形二(如圖2-5、圖2-6、圖2-7)是文字的設計,字母也是文字的一種,利用文字“YOUNG”反復排列,穿插透明疊加的效果,得到豐富的層次關系,也使品牌名稱得到了最直接的宣傳。此時的文字形態成為特殊的圖形元素使用,文字既圖形,并應用于各種不同的載體。又根據標志的主要顏色做出了,紅色、黃色、綠色的一系列。
三、設計創新點
(一)海報字母的透明疊加制造光影效果
原先透明疊加的字母進行錯位,有足夠的視覺沖擊力。海報(如圖2-8、圖2-9、圖2-10)是宣傳企業最直接的媒介,首先一定要吸引人眼球。好的形式,是海報出彩的第一步,只有贏得別人的關注,海報的宣傳作用才能夠實現。
(二)材質運用的創新
品牌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的綜合運用,基礎部分中運用普通紙張和pvc,包裝不僅用到了紙質的,而且響應環保,加入了帆布袋的包裝(如圖2-11、圖2-12),力求統一中有變化。材質的選用能夠滿足受眾視覺享受、觸覺體驗。
樣潮流品牌的精神就是“永遠時尚、永遠年輕希望更多年輕人活出自己的態度,在借鑒國外的潮流文化同時,加強中國本土的潮流文化,讓更多年輕人生活的更精彩。通過這次樣潮流牌形象設計,我對品牌形象設計也有了系統的了解,整個過程收獲了很多。品牌形象設計作為系統化的設計,設計過程需要條理清晰、規范,設計理念、元素、文化、價值的定位要準確無誤。
隨著潮流品牌漸漸引入中國,潮流文化被很多人關注著。中國已經有很多愛好潮流的人士,開始為潮流文化做貢獻,使潮流文化不斷在中國發展。潮流品牌服飾文化的引領者和設計者們,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身份、積極帶動別人有同樣的嗜好、品味、觀點,共同的行動,他們擁有強烈的創作欲,喜歡創造價值、意義,帶動價值革命,具有未來真正的影響力。潮流品牌文化的到來是服裝后現代主義的體現,預示著群體化的審美評價標準正在被個性化的審美標準取代。
參考文獻:
[1] 周玲.數字化企業形象設計[D].山東大學,2009
[2] 張淼.“潮牌”服裝文化現象解析[D].長春工業大學,2012
[3] 理查德,波林.平面設計的語言[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
[4] 姜竹松,貝莉.CI基礎與創意[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杜瑤,江蘇徐州人,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藝術碩士,研究方向:平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