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
摘要:小學教育中,數學屬于最為重要的基礎性課程,“數與形”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需要學生著重掌握的重點內容。數形結合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數”與“形”有密切聯系;研究“數”時,需要以“形”作為基礎條件,探討“形”的性質時,則又無法離開“數”。數形結合,可以實現抽象數學語言與直觀圖形的結合,達到課堂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數形結合 符號感
小學數學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關鍵時期?!皵怠迸c“形”是數學學科中兩種同等重要的概念,而數形結合也就是指數據與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將抽象的數量關系變得更為具體,使抽象的復雜問題變得簡單化,從而使小學生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一、以“形”助“數”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經常會出現復雜的數量關系以及抽象的數學概念,不利于小學生的消化理解,這時教師通常可以借助圖形將其變得直觀化、簡單化,將復雜的數學語言轉換為直觀的圖形,使小學生易于理解。
(一)圖形的直觀依據
小學生想要實現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展,離不開直觀作為基礎依據。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認數是從具體的物體開始的,數學知識也是從具體的形象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這時的邏輯思維也是初步的,且具有一定的具體形象性。例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認數,到中年級學習分數,等等,都是講具體的圖形或者事物作為學習依據,在小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開展學習。
(二)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通常是由直接感知表象,最終形成科學概念。在幾何初步認知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對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進行“體積”概念的教學時,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對比一塊橡皮、一塊黑板擦的大小,讓學生對物體大小有一個初步的直接認識,繼而將一塊石頭放到盛有半杯水的容器中,讓學生觀察,隨著石頭的沉入,容器中的水位為什么會上升?繼而從中了解物體占據空間的認知;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到“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體積”這一概念,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直觀表象之后發展空間觀念,掌握體積的基本概念。
二、以“數”解“形”
圖形中一般都潛在著數量關系,尤其是較為復雜的幾何形體,可以通過簡單的數量關系表示出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代數的運算,將幾何圖形的問題由難化簡,將其以算式等數量關系表示出來,實現“數形結合”“以數解形”。
例如,在《長方體的認識》這一課程中,教師先向學生出示3個數字“6、8、12”,讓學生通過對這3個數字的討論,找到長方體的頂點、棱長以及面的特征;通過討論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確定長方體的特征包括6個面、12條棱以及8個頂點。繼而可以對長方體表面積的學習奠定基礎,如在求柱子、抽屜等物體的表面積時,先確定長方體有幾個面,再計算幾個面的面積。
三、數形結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形結合,可進一步簡化數量之間存在的練習,并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有效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分析數學問題時,注意“數”與“形”的結合,將圖形問題轉換為數量關系的問題,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探索問題,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思維能力。
(一)學生符號感的發展
新課程標準中,小學數學教學強調對學生符號感的發展,旨在能夠從具體的情境中找出數量關系,并使用符號表示出來;能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數量關系,并解決相關問題。也就是說,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可以用符號表示問題,選擇相應算法,進行符號運算。
例如,對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一個三角形代表3,將兩個三角形拼成正方形,再將兩個正方形拼成長方形,最后是代表幾?引導小學生通過符號進行計算,兩個三角形拼成正方形是3+3=6;兩個正方形拼成長方形為6+6=12;在此過程中通過符號計算,使學生可以感受到“數”與“形”之間的關系,又能明白數學就是符號化的語言,數學可以通過符號表示出來,繼而發展學生的符號感。
(二)深化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的根本目標是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學目標的實現也需要以形象、直觀的事物作為根本,從教學實踐著手,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可操作性。將“數形結合”落實到小學數學中,不僅能將抽象的數量關系具體化,而且有利于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數學,激發學生潛能,為其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四、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數形結合”思想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到教學中,使學生形成“數形結合”的思想,更有效率地進行數學學習,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勇.巧用“數形結合”,妙解小學問題——談“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數學大世界,2012,23(7):43.
[2]李玉媛.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3,12(58):12-13.
[3]張靜.數形結合:給數學學習造就一片綠色森林——數形結合在低段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4,11(86):66.
[4]陳祥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0,(07).
[5]袁艷梅.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03).
[6]史訓梅.小學新課程中數學思想的滲透[J].科技信息,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