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桂美
摘要:中職畢業生的職業素養與企業需求存在較大差距,要想辦好中職教育,就必須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這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學校的高度重視、企業的密切配合、中職學生自身的修煉。
關鍵詞:中職教育 職業素養 提升策略
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中等職業教育要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新觀念,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為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培養能為經濟發展服務的高素質勞動者。
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大部分將直接走向職場,而現狀是企業大多對剛畢業的學生不是很滿意,因為學生自我意識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需要較長時間,主人翁意識薄弱,企業員工流動性大,穩定性較差,究其原因是中職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偏離了職業教育的目標,至使學校培養的學生與企業的需求有較大的差距。要想辦好中職教育,就必須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實現中職畢業生與就業崗位的無縫對接。我經過近兩年的調查分析和理論研究,得出了一套較為全面的提升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策略。
一、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使教師由傳統的“教書匠”轉變為“育人師”
中職學校的教學活動仍以課堂教學為主,實踐為輔,但需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發揮專業理論課的核心作用和文化課的服務作用。教師避免全部理論的灌輸,注意發揮隱性教育對職業素養的培養作用。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圍繞專業領域所需要的職業素養展開。
1.在人文類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英語、心理健康、音樂、美術、書法、體育)的教學中,教師注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文化層次和鑒賞品位,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鍛煉學生的體魄。
2.在德育類課程(包括思想政治、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法律常識)的教學中,教師注意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的相應就業崗位進行教育,尤其突出了責任感、誠信、敬業精神、踏實奉獻等素養的養成教育。
3.專業類課程(如機電專業,包括機械制圖、電工基礎、電子技術、電氣控制與PLC工廠供電等)的教學,從形式上又分為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習實訓教學。在專業理論教學中,教師注意將職業素養教育滲透于專業課程教學中,重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課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較寬的專業理論知識,其中仍要注意體現綜合素養的教育,即培養身心健全的人的教育,實現德育和智育的內在統一。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組時考慮小組內各成員間的性別、學習成績和能力方面的差異,并兼顧性格差異,使成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互補性,為互助合作提供可能。實驗教學重在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創新能力、安全意識、規范操作意識。在實習實訓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操作規范。在實習之前,指導教師首先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實習基地參觀,了解本專業的發展前景,然后把實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提出來,讓學生認識到實習也是一種艱苦的學習,讓學生作好心理準備。在實習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技能骨干,讓他們在技能與職業道德方面成為學生中的模范,帶動實習活動的開展,提升實踐教學的實效性。
二、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房保常編著的《事在人為——優秀員工必備的10項素質》一書中指出,優秀員工具備十個方面的素質:忠誠可靠、熱忱工作、獨擋一面、團隊意識、開拓精神、自我提高、樂觀自信、善于溝通、鍥而不舍、能識大體等。這十條已經成為許多公司錄用員工、培養和提拔人才所遵循的準則。校園文化活動對上述職業素養的培養作用十分突出。學校通過精心組織校園文化活動,以體育文化節、科技節、宿舍文化節、各類社團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大型文藝演出、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作用,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在校園生活中擴大了學生職業素養訓練的覆蓋面。在教室、實訓室、校園內的路燈桿上張貼企業文化標語,營造職業氛圍,使學生能隨時隨地耳濡目染,進而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三、聘請企業專家、優秀畢業生到校開展專業人才職業素養講座
我校先后聘請企業專家、優秀畢業生多人次到校舉行專業人才職業素養講座,他們用其親身的經歷論述了職業道德修養是個人進步和成才的重要條件,這些生動、直觀的報告在班級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增強了學生對自己專業的熱愛,加深了學生對鉆研業務、提高技能必要性的認識。
四、深化班主任的引領作用
利用班主任跟學生接觸更緊密,交流更多的有利條件來創設職業素養培養的良好環境。首先,班主任從自身做起,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其次,舉辦各種班級活動,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班會;再次,班級還收集了較多的職業素養讀本,在班級早讀期間讓學生閱讀或者作為課外閱讀材料分發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對相關材料的閱讀走上自我修煉的道路,進而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總之,實現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學校的高度重視,企業的密切配合。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中職學生自身應苦練技能,強化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習慣,才能有寬廣的就業前景,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楊楠紅.職業人視角下的中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職業,2010,(14).
[2]孫兵,朱紅楓.以就業為導向培養中職生的職業素養[J].當代職業教育,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