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太原東山東峰煤業有限公司, 太原030052)
煤礦通風安全的制約因素及防范對策
王建國
(太原東山東峰煤業有限公司, 太原030052)
摘 要:在煤礦的生產活動中,需要著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其中對安全影響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通風安全問題,只有進行合理的通風,才能夠將發生瓦斯爆炸等通風事故的可能性降低。本文通過對煤礦實際情況的全面了解,針對通風安全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煤礦生產;通風安全;相應措施
通風是煤礦進行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引發重特大煤礦事故,因此,煤礦只有進行安全通風,才能夠使得煤礦生產順利進行。在通風安全問題上存在諸多方面的制約因素,需要針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逐一解決,才能夠保障通風安全。
1.1 環境制約因素
(1)自然環境:對煤礦的具體通風安全問題造成影響的因素[1]。首先,煤礦在生產中會涌出大量的煤礦瓦斯,并且這種情況正在持續加重,在煤礦生產規模逐漸增大的情況下,在生產過程中必然會釋放越來越多的瓦斯,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煤礦生產的危險等級。其次,受到煤礦開采過程中復雜的地層、地質條件影響,在開采深度逐漸增加的過程中,煤礦的作業環境越來越復雜,在瓦斯含量以及地溫的影響下,煤礦的風險等級逐漸增加。煤礦開采過程中產生的瓦斯,會存在著發生爆炸的危險性,這種情況對煤礦的安全生產影響極大。
(2)物的環境:首先,通風網絡總體不夠穩定,不能夠使風流保持在穩定狀態,在通風系統的建設過程中,沒有遵從一定的科學性,使得通風設施以及位置都缺乏合理性,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礦井正常通風的合理性。其次,通風系統性能較差,不能夠保證煤礦生產過程的高效通風,具體來講外部漏風率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夠與有效風量率形成匹配,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現象。最后,不能夠做好礦井的內部管理,使得礦井生產陷入混亂,很多相關設備與礦井規格不相匹配,并且不能夠保證其安全性能,同時也得不到有效維修。
1.2 人為因素
(1)重生產,輕安全:在煤礦的具體管理工作中,口頭上安全第一,實際上生產被放在第一位,卻忽視了安全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一系列違章、違規現象出現,相關人員不能夠進行安全操作,從而使得井下作業人員陷入危險和困境。
(2)忽視通風安全重要性:礦井工作中的管理層人員,不能夠全面認識通風安全,忽視這一環節的重要性,在管理工作過程中,不能夠對通風安全進行專業化管理,在無知的情況下出現違規操作行為,導致安全隱患出現。
(3)安全管理技術滯后:煤礦在進行安全管理的工作中,技術十分滯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煤礦生產的系統安全,盡管很多煤礦企業會對相關事故進行某種程度上的經驗或者教訓總結,但是這種被動滯后的管理,很難使安全管理系統提升。不僅如此,安全管理還缺乏系統建設,不能夠對突發情況做好應急處理,很多檢測手段和技術很難對礦井生產進行全面檢測。
2.1 預防環境因素
(1)預防環境誘因:針對礦井生產做好通風能力核定,并嚴格執行安全評估制度,為礦井安全生產奠定基礎[2]。同時還應從源頭對瓦斯進行控制,將瓦斯產生誘因進行根源上杜絕,強化建設礦井的防塵系統,使得整個生產流程能夠在標準下進行。同時還安排專職的人員進行瓦斯檢測,對井下環境能夠進行及時全面地了解,并隨時掌握安全狀況[3]。在此基礎上對通風系統進行全面改善,使得通風能夠更加穩定有效,將二次串聯通風扼殺在搖籃里。
(2)強化通風網絡:在煤礦企業中,應強化安全設備的系統完善,針對生產系統安裝全方位的監控設備,使得生產區的安全狀況能夠得到即時監控,并配備完善的系統團隊,對通風安全問題進行巡視和檢查。并且針對通風安全系統進行針對性改善,使其能夠與生產實際相吻合,保證通風過程中的相關指標能夠保持在穩定狀態,并且能夠規范化。這樣一來,安全通分系統才能夠正常穩定的運轉,從而保障煤礦通風安全。另外,為了能夠有效的控制煤礦風量的大小以及風流的方向,那么可以利用構造物進行隔斷通風,隔斷物可以用擋風墻、風門等設施,并且要做好通風設施的維護管理,使其能夠正常穩定的工作,以此來降低礦井通風中的安全隱患。
同時還需要控制好機電系統,做好通風機的統籌安放,使得礦井能夠正常進行通風。還要針對礦井中的不安全因素,如瓦斯等做好應對以及控制方案,使得整體的通風控制能夠程序化。并且能夠以技術為支撐進行事故預警,防止事故發生,通過科學手段進行應對。
2.2 預防人為因素
(1)堅持以人為本:只有以人為本的原則能夠在企業中得到推廣和貫徹,才能夠基于對采礦工人人身安全的重視,來強化相關的安全管理工作。并能夠建立相關人身健康檔案,以此來系統保障礦工的人身健康安全。并且能夠使員工的物質條件逐漸富足充裕,同時還能夠使員工的精神需求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滿足。
(2)健全規章制度:管理層人員需要針對煤礦管理工作建立針對性規章制度,并能夠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完善,這樣一來才能夠對煤礦生產形成系統的硬性約束。
(3)強化管理安全通風人員專業水準:如果對通風安全進行專職管理的人員不能夠具備專業化的認識,將會極大限制安全通風管理工作,使得管理成效顯著降低,從而對煤礦生產造成系統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將這項管理工作上升到戰略高度,強化管理人員的專業水準,使得管理工作能夠更加專業化,從而使得通風管理中的不良現象能夠從根源上杜絕。在這一過程中,針對專職管理人員要進行專業化的培訓,使得相關人員能夠首先從知識面上強化對管理工作的認識,其次,能夠明確通風管理的重要意義,最后使管理人員能夠下意識進行規范化的管理。
總體來講,在煤礦生產中通風安全是一項事關全局的問題,保證通風安全是促進煤礦生產的關鍵性措施。在這種情況下,要對這一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全面研究,在明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解決,從而系統解決通風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1]袁福書.淺析煤礦通風安全的制約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10):18-20.
[2]趙強.淺談煤礦通風安全的制約因素與防范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2(12):10-13.
[3]王英明.淺談影響煤礦通風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4,2(0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