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鵬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物流園區的建設為我國經濟的繁榮帶來了新的契機。在物流理念日新月異、物流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如何規劃物流園區系統功能的建設是充分發揮物流園區作用的基礎性課題,也是現代物流業研究的熱點之一。
物流系統是與物流相關的人、財、物、設施及信息等相互聯系和制約的動態要素構成的統一體。從這個角度可以把物流園區看成是將眾多單個物流企業的微觀物流單元集合為一個綜合的、社會化的、整體的物流體系。其能夠執行的功能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功能只包括物流服務功能,廣義的還包括物流組織管理功能和經濟開發功能。
其中物流園區的狹義功能具體包括[1]:
(1)運輸功能。物流園區的運輸功能包括貨物的接入、發送、中轉、集散、多式聯運的無縫對接,以及與貨物運送相配套的運輸服務等內容。
(2)倉儲功能。在物流園區中,倉儲是其他多項物流系統功能實施的基礎。如在向制造企業提供倉儲服務時還能實現倉儲銷售服務功能,為制造企業的內部客戶看貨、采樣、訂貨提供場所;在為生產企業提供原料倉儲服務時還能實現產前檢測、集中儲備、直入生產線等功能;在為商貿企業提供商品倉儲服務時還能夠實現市場儲備量綜合調查、補貨等功能。
(3)搬運裝卸功能。物流園區通過所配備的多種搬運裝卸機械實現園區內包裝、倉儲、配送等過程中貨物的空間位置和狀態的變化。
(4)配送功能。是否擁有完整和高效的物流配送網絡及功能是考察一個物流園區非常重要的標志,對于提升物流園區的整體功能和核心競爭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5)包裝功能。物流園區對貨物進行適當的包裝能夠起到保護貨物在物流過程中不受傷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作用,同時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來產生物流增值服務。
(6)加工功能。為降低貨物在物流過程中的損耗進行的物流配套加工,同時能提高貨物原有性能的保有率并提高物流效率。此外,一部分物流園區需要特定的生產加工企業入駐以形成園區的經濟開發功能。
(7)信息服務功能。發達的信息技術是現代物流園區的顯著標志,通過智能化的信息管理和服務能夠使復雜的物流流程更加順暢,物流環節組織更加合理,服務信息更加快速和準確。
物流園區系統的廣義功能具體包括:
(1)貿易功能。發揮物流園區資源豐富的優勢,展示廠家的新產品并進行大宗貿易。
(2)技術開發及咨詢。發揮物流園區同類企業密集的優勢,廣泛吸收物流科技企業入駐,開發物流硬件及軟件技術,并為其他物流技術需求端提供咨詢及培訓服務。
(3)其他配套服務功能。包括車輛輔助服務、金融配套服務、生活服務及工商稅務海關等服務功能。
(1)物流園區系統功能應符合地區整體規劃。物流園區的功能設置必須與所在地區總體規劃相協調,符合流通行業客觀規律,與交通狀況相符合,同時與臨近物流園區功能形成協同作用并互為補充[2]。
(2)各種功能要素的合理配置。物流園區是各種物流要素的集合地點,但不意味著物流園區要做到大而全。只要合理配比各功能要素并使整體功能合力達到最適合園區的發展,那么這種功能配置就是最合理的。
(3)功能建設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物流園區系統功能的發展必須跟得上我國經濟的快節奏發展速度,因此在進行規劃時必須遵循適度的超前原則,避免物流園區一經建成其功能就落后于需求的現象,還能夠起到拉動物流需求的作用。但是過度的超前會極大地影響投資收益比,影響物流園區的正常運轉。所以其功能建設要選擇好前瞻性與可操作性之間的合理平衡點[3]。
物流園區的整體規劃步驟如圖1 所示。
首先根據物流園區的位置、總體定位等信息確定園區的類別,一般物流園區可分為貨運樞紐型(包括空港、海港、陸港等)、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配送中心型、綜合服務型等。不同類別園區對應的系統功能見表1。
而后對物流園區內各個功能模塊進行空間布置,使各個功能模塊共同構成完備的物流園區整體功能。物流園區系統功能的發揮體現在各個具體功能的完善及其組合效應上,因此既要重視每一個功能的建設,也要從整體角度協調好各功能要素之間的協調性,使之發揮最大的整體效能。水桶效應證明任何一個功能短板都會降低整個物流園區的系統功能水平,而單項功能的強大對提升物流園區運轉水平并不顯著,因此各功能之間的整體平衡性極其重要[4]。即使在設計單個功能時也要將其功能的發揮與其他功能進行有機的組合,從整體角度實現物流園區整個系統功能的最大發揮。因此本文采取從整體到局部的規劃方式,如圖2 所示:

圖1 物流園區系統功能整體規劃流程圖

表1 不同類別物流園區對應的系統功能

圖2 物流園區內部功能逐級劃分示意圖
在收集原始資料階段,需要整理和收集的資料有:包括形態、分類、溫濕度需求、變質定性、氣味、體積等在內的貨物性質資料;包括內外包裝規格、收縮包裝要求等在內的包裝需求資料;包括種類、數量、廠商、物權報關形式等在內的年度訂單統計資料;包括供銷地區、商品類別、通路及客戶類別在內的銷售資料;包括進儲揀補加工配送等各個物流環節在內的,以及退貨渠道、盤點作業、倉儲需要等在內的物流環節需求資料;包括人力資源組織結構、各個功能區需要人工數、工作時間和時序等在內的人力及工時資料;配送地點分布資料;物流需求變動趨勢分析;預留給提升物流園區系統功能的空間。
根據收集的原始資料計算和推導單項物流功能需求和各項物流功能之間的關聯,并制作相互關聯圖解。根據圖解計算出各個功能模塊所需的面積并與可用面積相比較,形成各物流功能模塊的空間關系圖解,將物流園區的具體功能需求融入其中,形成修正因素,并根據實際限制因素進行調整,形成若干個備選的終極規劃方案。在專家的綜合評價后,選出最適合的功能規劃方案并予以實施。
從宏觀角度,在規劃物流園區系統功能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單元功能的集成策略。正如前文所說,各個功能單元的個體效應即使再突出也不能代表園區的整體能力,只有多個單元功能集成后的整體功能才是物流園區應該追求的,因此單元功能的集成化、系統化是物流園區的核心追求。
(2)功能的分步實現策略。物流園區系統功能的建設并非朝夕之功,特別對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來說更是如此,需要較高的投資和較長的時間跨度來完成全部功能的運轉,加上預留發展部分,因此物流園區系統功能建設要分步驟完成。
(3)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相配合。合理配置的物流園區系統功能可以帶來豐厚的利益回報,短期規劃是為了快速爭取投資回籠,長期規劃則著眼于長遠的、穩定的運營收入。短期規劃要重視現有物流資源的利用程度,充分發揮每一項物流資源的功能;長期規劃要重視功能的優化組合,通過物流園區空間的科學布局和功能的合理配置達到各功能。
(4)適當起點。我國物流行業正處于新舊模式之間的轉型期,在進行功能規劃時應著眼于世界物流的整體發展潮流,而不能將功能水準定位于當前的轉型期。然而,一味追求高大全的好高騖遠的規劃思想也不切合實際,根據實際情況及準確預測設定適度的起點進行功能建設才能既符合實際情況又滿足長遠發展。
(5)功能建設的宜調整性。物流行業發展迅速,物流園區系統功能也必須隨著行業的需求和潮流不斷進步,因此在規劃時應留給園區一定自我發展和改造的空間,使物流園區能夠迅速跟上甚至引領物流行業內功能的發展和進步。
除以上策略外,在規劃物流園區系統功能時要避免生搬硬套國外物流園區的建設模式或教條的照抄理論,應該將物流原理靈活地應用在具體實際情況中,規劃出真正實用、適用、好用的物流園區系統功能。
進入21 世紀,物流園區的實物空間占比正在逐漸減退,而信息管理的作用正貫穿于整個物流園區系統功能當中,可見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已經成為物流園區系統功能建設的重要分支。
具體目標包括:(1)完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以提供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的基礎設施。(2)通過相關物流企業的信息建設,以融合共用信息平臺系統中。(3)建立行業管理部門的數據采集系統,以提高整個行業的管理水平。(4)提高整個物流環節(如加工、包裝、搬運、流通、運輸等環節)的工作效率。(5)降低訂貨存檔發生機率,實行JIT 制度。
(1)層次結構。在整個物流園區的信息系統規劃中,由于信息處理的內容不一致,因此可將其分為戰略層(決策支持)、管理層(管理控制)、操作層(交易處理),不同的管理層次對應著不同的信息服務及管理系統,相關管理系統包括:訂單處理子系統、倉儲管理子系統、運輸管理子系統、配送管理子系統、合同管理子系統、車輛管理子系統、財務管理子系統、運營決策子系統。
(2)工作模式。目前整個物流信息系統的工作模式是以B/S 為基礎、兼容B/S 與C/S 的混合體系。這種工作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優勢明顯,包括:系統開放性好,易于整個信息系統的維護與升級;程序標準化;避免了客戶端的相關工作(安裝、升級、人員培訓)。
(1)訂單處理子系統。具體工作包括:各種單證;相關手續;報關、清關、轉關等相關信息處理。
(2)合同管理子系統。具體工作包括:依據甲方需求制定物流服務的實施方案;核算相應資源在分配過程中所產生的相關費用;評估雙方對合同的執行情況;將甲方的信息(客戶、信用、資金等)告知決策部門。
(3)運營決策子系統。該系統主要對其他系統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包括:客戶分析、資源分析、市場趨勢分析、資金分析、銷售情況分析、生產能力分析等。
(4)倉儲管理子系統。具體工作包括:貨物的出入庫;貨物的加工、檢驗、包裝、配送;貨物的庫存盤點;貨物的裝卸與搬運。
(5)配送管理子系統。實行配送管理,在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還能夠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具體工作包括:銷售商與供應商之間建立了高效物流通道;實行實時配送戰略。
(6)車輛管理子系統。實行高效配送的前提,需以完善的車輛管理子系統作為支撐。具體工作包括:提供貨物與車輛的市場信息咨詢、運載工具、相關貨物;在調節使用社會多余車輛的同時,還向其提供最佳運輸戰略及多種聯用方式。
(7)運輸管理子系統。通過該系統,能夠有效調節各種運輸資源,最大化利用多種運輸方式。具體功能包括:信息的收集與整理、交易的談判與簽訂、貨物配載等。
(8)財務管理子系統。該系統是以降低結算業務量、提高結算業務的準確性為目的,因此系統功能涵蓋:財務技術、成本控制、固定資產評估法則、收益管理、物流服務費結算等。
我國物流業發展迅速,對物流園區系統功能的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物流園區系統功能建設是一個整體性、系統性的概念,從整體角度出發對各功能模塊進行合理化布局,遵循功能建設的相應策略,提高物流園區信息系統建設,并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物流園區及其功能的設置。
[1]王之泰.關于物流規劃的思考[A].第五屆中國國際物流高峰會[C].2004.
[2]過秀成,胡斌,謝實海.我國物流中心的建設模式與策略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3):147-151.
[3]林樺.物流園區的貨流預測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2,24(4):97-100.
[4]牛慧恩,陳憬.國外物流園區建設的一些經驗和做法[J].城市規劃匯刊,2002,(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