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露
(綿陽師范學院 商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物流金融是指物流企業組織借助金融機構所提供的金融服務或工具,獲得經營過程的融資和金融結算,從而實現價值增值的活動。物流金融服務需要物流方和金融方共同參與,協同運作,面向物流運作的各個環節,實施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整合,以此提高物流市場資金周轉效率,推動地區物流業的快速發展。
物流金融活動的行為主體主要包括金融機構、第三方物流企業、融資企業等,這些企業或個人共同組成了物流金融服務組織。其中金融機構是為借貸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商業機構,物流企業是物流金融服務的主要協調者,而融資企業則是物流金融的實際需求者,融資企業通常為中小型企業。另外,政府及其制定的相關政策對物流金融服務體系而言起到宏觀管控和支持作用。物流金融體系業務關系如圖1 所示。

圖1 物流金融服務體系業務關系
近年來,物流業作為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方向,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勢頭。2014 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達到5.48 萬億元,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586.79 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5.6%。其中37 個山區縣物流業增加值為372.89 億元,大約占全省增加值的23.5%,與2013 年同比增長10.3%。可以說,四川省山區縣物流業的發展速度較快,并且在較長的一段時期里仍有良好的發展空間。
交通基礎設施是物流業發展的根基,四川省山區縣由于地形地貌復雜,基礎建設投資大,長久以來的交通建設滯后,嚴重影響了山區縣的物流發展。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對四川山區縣交通建設力度,逐漸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公路運輸網,這對四川山區縣物流經濟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從四川省山區縣物流業發展現狀來看,借鑒其他地區物流金融發展經驗,可知四川山區縣物流業迫切需要金融服務的支撐。從長遠來看,重視物流金融業務推廣及服務體系建設,對四川省山區縣的區域宏觀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保障作用。四川山區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大多為中小規模,缺少龍頭企業,這些中小企業長期面臨融資困難、資金匱乏的局面,影響企業正常運營和發展。而物流金融的發展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為四川山區縣的物流業提供資金保障作用。通過物流金融服務,優化山區縣物流企業資源配置,加快企業資金周轉速度,保障山區縣物流業穩定、快速發展。
(2)支持作用。物流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包括采購、生產、加工、倉儲、搬運、配送等,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因而離不開金融服務的資金支持。由于地形復雜以及固定資產投資滯后,目前四川山區縣的物流基礎設施較為薄弱,且建設難度相對較大,許多物流企業考慮成本的因素,對偏遠山區縣的物流業務積極性不高,且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難以保證。物流金融的發展,可以為四川山區縣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有利于當地物流業的現代化建設。
(3)監督作用。四川山區縣部分中小物流企業信用體系不完善,為了規避資金風險、保證資金合理利用,金融服務機構會對融資企業的資金流轉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并要求企業加強內部核算,減少資金占用,合理調配資金。
(4)創新作用。物流金融服務屬于一種創新型服務,不僅是物流行業管理模式創新,也是金融行業管理模式創新。山區縣物流企業通過與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為客戶提供一體化、個性化服務,創造物流服務的高附加值,以此獲得企業經營利潤。
(1)金融機構服務能力不足。與物流企業相同,四川山區縣金融機構總體發展水平也比較滯后,與這些地區的大規模物流金融業務需求不匹配。本土金融機構數量較少,且服務意識淡薄,難以對參差不齊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實施有效的管理,對物流金融業務的引導能力也不足。現代物流業呈現個性化、多樣化、網絡化的發展趨勢,而服務能力薄弱的金融機構難以滿足這種多樣化的物流金融服務需求,對四川省山區縣的物流發展形成制約。
(2)物流金融服務效率低。四川山區縣當前物流金融服務效率較低,其主要原因是服務經驗不足及物流信息化落后。由于四川山區縣物流金融服務起步晚,還未形成標準化的服務流程,企業可借鑒的相關經驗匱乏,造成服務效率低下。另外,物流金融業務通常比較復雜,對信息化的要求較高,因此要保證物流金融服務的有效運行,高度信息化的統一服務平臺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四川山區縣物流企業在信息化上的投入不足,整個行業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極大地影響了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整合。
(3)企業信用評估體系不完善。四川山區縣的物流企業以中小規模為主,多采用傳統物流的運作方式,服務功能單一,業務經營不規范,因此常常出現信用缺失的情況。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與物流企業沒有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缺乏企業信用評估體系,使得融資擔保環節質量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出于資金風險的考慮,金融機構在提供融資服務時常常對物流企業有選擇性,或者制定繁雜的審批流程,無形中加大了物流企業融資的難度和成本,不利于資金的快速周轉,從而影響物流金融服務效率。
根據四川省山區縣的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現實條件,“地融倉”模式是最合適的物流金融服務模式。物流金融“地融倉”模式包括集成型、契約型和虛擬型三種,它們各有優劣勢和特點。因此,開展山區縣“地融倉”物流金融服務模式建設,應注意因地制宜,不同的山區縣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地選擇合適的服務模式。
契約型地融倉模式指的是金融機構、物流企業、商戶等行為主體,通過契約的形式建立一種長期的金融服務關系。契約型模式較為簡單,可以讓有融資需求的物流企業直接獲得資金支持,以及在資金市場運作等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四川省部分山區縣仍采用較為原始的生產管理方式,嚴重缺乏人才和資本要素,并且地處復雜的多山環境。這一類地區通常更加適合采用簡單的契約型模式,物流企業通過與當地商業銀行建立契約關系獲取物流金融服務,避免不必要的投資和資源浪費,保證物流金融服務的基本效益。
然而,由于采用這一模式的企業只與少數的企業建立合作,因此無法形成更大范圍的協作關系,從整體上看又難以保證資源的集約化利用。
集成型地融倉模式可提供信息整合、資金支持、企業協作、特殊物流金融業務等多方面的服務,這一模式可以通過提供金融服務聯合多個物流企業形成企業聯盟組織,并通過建立統一信息化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優化物流市場資源配置,保證山區縣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暢通。金融機構甚至可以對普通商戶進行資源整合,為組織中各個主體提供信息平臺支撐,為企業或個人進行經營管理或決策提供便利,在保證整體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各行為主體可選擇各自的最優決策,且自發形成高效協同運作,對物流系統的平衡發展十分有利。
虛擬型地融倉模式是在各行為主體之間構建一套虛擬的運作機制,鼓勵每個行為主體投入各自的人才、資金、技術或資源優勢,并按照其投資份額構建山區縣物流金融服務網絡。在服務網絡中,每個物流企業都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整合其他企業的資源,同時將自己的資源和信息與其他企業共享。這是一種資源要素和利益分配的模式,它最大的優勢是安全穩定,并且實現了物流企業資源的全局優化。
對于已有一定的物流設施基礎和物流市場發展空間的山區縣來說,可以采用虛擬型地融倉模式,整合地區核心資源,形成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物流金融服務網絡,從而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物流業的發展步伐。
深化物流金融體制改革,首先要推進四川省山區縣物流企業體制改革。政府積極鼓勵物流企業引進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轉變企業管理觀念,建立企業內部核算機制,優化并規范企業組織管理流程。而山區縣的許多金融機構在實際物流金融業務操作中,缺少科學的流程制度,資產流通和轉讓規章比較混亂,嚴重制約了四川山區縣物流金融服務的發展。因此,對于物流金融體制改革,相關部門應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熟經驗,制定物流金融業務的指導性規范,并在實踐中不斷地調整和完善。
依托四川省山區縣經濟的特色優勢,以物流市場為導向,以物流企業為主體,以金融機構和民間資本為依托,重點建設山區縣現代物流金融中心,通過物流金融中心積極推動物流金融組織形式的創新。物流金融中心的建設對山區縣來說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求當地政府在人才、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足夠的支持,并且要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外來資本進行投資,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滿足山區縣物流業的發展需求。通過各項優惠政策,激發物流企業的創新活力,進而推動山區縣物流金融組織的優化。
企業信用體系是物流金融業務市場化的基本保障,對四川山區縣物流金融業長期穩定的發展至關重要。積極引導山區縣商業銀行使用各類征信產品,對物流企業實施資信評級,完善物流金融業務獎懲機制,一方面對信用評級較高的物流企業進行獎勵,另一方面通過建立有效的物流金融市場監管機制,對經常出現不良信用的企業進行嚴格考核,考核不合格則實施相應的懲罰,并限制其參與物流金融服務。
物流金融信用體系的建設,除了山區縣政府的監管以外,還需要各行為主體的積極配合,從法律法規、社會輿論、征信機構參與等多個方面,逐步打造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全面保障山區縣物流金融服務的良好運行。
從某種程度上看,四川省山區縣物流金融業的發展受到人才、技術因素的制約,因此積極培養和引進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十分重要。四川省山區縣可根據當地情況,制定一個科學的物流金融人才發展計劃。鼓勵當地物流金融相關專業院校與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加強實踐教學和聯合培養模式,結合企業需求制定教學目標,使得高校所培養的專業人才可以直接為當地物流金融發展服務。
另外,山區縣政府應投入一定資金,實施物流金融專業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吸引多層次、專業化的物流金融人才,發揮人才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效應。
[1]黃福華.現代企業物流管理[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湯洪宇.開放條件下我國物流金融發展模式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08.
[3]劉康.中原經濟區物流金融業務發展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3.
[4]趙圣.中小企業物流金融發展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3.
[5]吳遠華,李碧珍.海西區發展物流金融業務的SWOT 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0,(2):64-70.
[6]馬珊珊,齊二石.天津濱海新區發展物流金融的戰略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08,(9):5-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