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湘
河北省曲周縣白寨鄉總校部
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情感教育
賈春湘
河北省曲周縣白寨鄉總校部
教育是一種呵護,教育也是愛的藝術。“給人一縷陽光,他會擁有一輪太陽”,好的老師,總能平等對待自己的學生,用愛心打開他們的心扉,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有一句話說得好“教好一名潛能生遠比培養一名優秀學生更具有實際意義”一個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他承載著父母的全部期望,侵透著所有的心血和汗水。課堂上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課下如何的努力也是徒費心機,因此轉化潛能生的基點在課堂。教師在課堂上只有真正地尊重、愛護、幫助他們,更加地欣賞和鼓勵,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點燃潛能生的自信火焰,喚醒他們沉睡的潛能,開啟他們的心智。才能使他們順利完成每節課的學習任務,從而走上正常的學習軌道。
俗話說:“一句贊揚,勝過十句責罵”,對那些平時被輕視、受冷落的潛能生,一聲贊揚無異于久雨的陽光。將滿足他們受尊重的心理需求,讓他們也能享受成功的快樂,找回自信和自尊,激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1)在耐心的輔導和“特殊的幫助”中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激勵他們“前進”。當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我們應及時熱情地加以輔導,當他們在發言或計算中出了差錯,積極加以引導,幫助他們澄清錯誤,掌握知識,從錯誤中尋找成功的因素,用“特殊的方法”讓“潛能生”覺得自己“行”,激勵他們不斷進步。
(2)在表揚和肯定中提高他們的“地位”,解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學困生”有強烈的自尊心,因為自己學習成績差,家里常受到家長的批評,學校往往被同學看不起。因此,我們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盡量凸顯學困生的“獨特個性”和“閃光點”,使他們在課堂上能自信地回答問題。
(3)不人為地分為優等生和“潛能生”。分層布置作業或布置彈性作業時,讓他們自主選擇。對“潛能生”的偏愛和“優待政策”做的不顯山、不露水,更要讓他們樂意接受。傷學生自尊心的話千萬不說,不利學生健全人格的事絕對不做。
(4)幫助“潛能生”協調好與同學、老師、家長之間的關系,促進轉化的長期有效。一個人的成長環境離不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同樣要為“潛能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使他們感到學校的可愛,父母、老師的可敬,同學親人的可親。
潛能生學習成績上不去的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分析、思考問題的習慣與能力,學習上死記硬背,囫圇吞棗,為此教師要啟發引導他們嘗試成功,感受樂趣,給他們注入學活知識的靈丹妙藥。
(1)創設活動情境。在教學中,單純的知識教學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情出發,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讓學生扮演情境中的一個角色。在活動中學到知識。學生不僅學得輕松、愉快,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
(2)聯系生活實際。在我們的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我們就應該盡量使問題更實際,更貼近生活,讓學生從自己的身邊找出答案。使學生感受到身邊處處有語文,語文就在我身邊。
(3)動手操作實踐。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每學一個新知識,都充分運用直觀手段,豐富學生的感知材料,使他們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都“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把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結合起來,促使他們自覺地學習。在引導動手操作的活動中,創設情景,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啟發思維,使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學生間的差異是永遠存在的,推行素質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對他們進行“填鴨式”的灌輸補習,極大地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產生了厭煩、逆返的心理,因而,必須將“潛能生”與優等生同等對待,并將轉化“潛能生”的工作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1)課堂提問要適應“潛能生”的最近發展需求。學生“后進”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上課比較好動,有的自卑感強。在教學時,經常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接近“潛能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讓他能主動參與回答,從而激起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讓好動的思維集中于學習探求上,讓自卑的樹立起“我能行”的信心。當“潛能生”回答正確時,及時鼓勵和表揚;當他回答不對時,也要肯定其中的積極因素,使他們能鼓起勇氣繼續主動學習。
(2)課堂板演要讓“潛能生”一顯身手。教師在每堂課的教學中,有意選一些“潛能生”在黑板上板演。“潛能生”的學習錯誤雖然是“低級”的,卻也反映了思維的一般規律。讓他們板演,能及時得到信息的反饋。教師可以收集大量的“反面材料”;讓“潛能生”板演,能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也有助于他們對知識的準確把握;也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自我約束力和責任感,變學習無動力為有壓力、有動力。所以即使他們在板演中做錯了,也要對他們及時指導,正確評價,并充分鼓勵。
(3)作業布置要有梯度,讓“潛能生”跳一跳也能做。我們提倡因材施教,所以作業的布置要有梯度,每次作業都適當安排基礎題、擴展題,思維訓練題等。“潛能生”起初可只選基礎題做,慢慢適量提高要求。不斷鼓勵他們:你這段時間作業完成的很好,進步的很快,你完全有能力趕上其他同學。進而引導鼓勵他們向擴展題思維題“跳一跳”。讓學生在“跳一跳”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學習能力,獲得學習的樂趣。
當然,對“潛能生”的轉化還要有耐心和恒心,轉化工作很難一勞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教育過程。它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總結,需要我們永遠記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也就沒有“潛能生”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