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紅
河北省邯鄲縣實驗小學
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張翠紅
河北省邯鄲縣實驗小學
新課程標準鮮明的提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無疑給沉悶的語文課堂注入了一股春風,吹入學生的心田,給學生帶來了一片自主學習的天空。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將來的文盲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理所當然要從小學習些自主讀書的本領。激發學習興趣,為今后閱讀和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自主學習;學習興趣;積極探討
我們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確立主體地位;實施教學民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求知欲,調動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課內外結合,培養自學能力等,為學生學會學習創造良機,把語文教學的水平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學習過程應始終以人為本,應始終堅信學習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發展自己的潛能,最終達到自我實現。”這就明顯告訴我們:“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這不應成為一句空話,或是貼在墻上不起眼的標語。
首先,教師必須端正教學思想,明確素質教育的要求。從而確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轉變學生是“收錄機”、“容器”、“觀眾”或是配合教師演“教案劇”的配角的傳統觀念。“教”完全是為了“學”,“教”要服從“學”,學生才能成為真正的主角、主人。
其次,要克服課堂教學中的“三多”(即教師講得多、問得多、控制得多)和“三少”(即學生讀的少、練得少、自主探究的少)的弊病。
最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成為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藝術家,也應該成為傳遞治學方法,讓學生成為真正主人的藝術家。因此,教師應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讓自己的“啟”達到學生的“發”,讓學生在知識的內在聯系上,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分析、思考、理解、掌握新知。
在教學活動中,實施教學民主,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實施自主學習的前提。為了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首先應解放學生的思想,改變發言先舉手,上課手背后等許多制約學生發展的傳統習慣。在課堂上,學生可以自由站起來發言,自愿到講臺前演示;也可以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和合作伙伴,鼓勵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這樣做的結果,真正給予了學生自由,放松了學生身心,還給學生無拘無束的學習空間。便于學生激發靈感,發展個性。
例如,教學清代詩人袁枚《所見》一課時,我鼓勵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有的同學擅長朗誦,就讓其朗誦。有的同學愿意說,就讓其把故事描繪的景象說出來。有的同學擅長畫畫,就讓其把故事描繪的景象畫下來,給詩配畫。在一節課中,學生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且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率比平時大大提高。充分證明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真理。
1.鼓勵提問,放手質疑。
教育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要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問題。任何發明、創造、改革,無不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因此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對于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要下雨了》一課時,首先,我讓學生針對課題提問,說出自己想知道什么,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如:“誰知道要下雨了?”“它怎么知道要下雨了?”“真的要下雨了嗎?”……然后,讓學生帶著自己最想知道的問題讀課文、找答案……,學生的情緒非常高漲,內容非常充實,課堂真正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2.展開討論,深化理解。
葉圣陶先生說:“上課,在學生是報告和討論,不是一味的聽講;在老師是指導和糾正,不是一味的講解。”展開討論,暢所欲言,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遇到一些有深度、有爭議的問題,一時搞不明白,這時我就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交流,在辯論中明析,相互啟迪,共同提高。
以《路旁的橡樹》為例,當師生學到一棵高大挺拔的橡樹擋住了筑路工人向前鋪路的計劃時,我讓學生質疑,有的學生這樣說:“把橡樹砍掉,因為修路計劃要比一棵樹重要”。有的同學當即回答:“這樣一棵粗壯、結實的橡樹砍掉多可惜呀!”還有的說:“修路計劃不改,橡樹也不砍,就讓橡樹長在公路中間。”這一回答,顯然是不妥的。于是,我讓全班同學再讀書,再討論,經過學生們的反復討論,深入理解,終于明白:路改了可以通行,樹砍了就沒有了,為保護環境、確保道路暢通,做到兩全其美,最好改線修路。
“取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句話道出了課內外結合的重要性。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是有限的。如果發揮好課堂教學向課外的輻射作用。則可以使有限的時間、空間獲得無限的延伸。仍以《要下雨了》為例。課后,我布置讓學生查找、搜集一些預測天氣變化的其他“大自然的語言”。第二天一上課,學生們便開始匯報。有的同學匯報早晨麻雀囀鳴表示天氣晴朗。有的匯報蚯蚓出洞爬出地面表示將要下雨。還有的同學匯報了蜻蜓低飛、水泥地潮濕、蚊子成團等下雨前的自然現象。這樣做,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了語文實踐的能力。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一道新世紀的曙光,它將照亮漫漫教學。為了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奪目光彩,讓語文成為一泓活水,成為學生愛學、會學的一門課程。教師需要的是積極引導,大膽改革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