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喜
據山東媒體報道,山東省今年將暫停大學生籃球、排球聯賽,將大學生足球聯賽納入“校園足球”四級聯賽中,全力配合教育部門抓好校園足球工作。這則新聞出現后,立即引發了網友的熱議。(3月19日 新民網)
根據后續報道,山東省隨后聲明該則新聞系誤讀,表示仍將繼續舉行大學生籃球、排球聯賽。盡管如此,其中折射出的某種錯誤傾向,仍值得大家思考。
國家研究制訂足球振興與發展戰略,將其作為體育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中國夢緊密聯系起來,強調大力發展校園足球運動,培養校園足球人才,為國家輸送高水平、高素質足球人才。這誠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各地、各校在貫徹落實這一戰略任務時,不能跑偏題、走極端。
開展哪些體育活動,舉辦哪些體育比賽,考核哪些體育項目,必須結合各地、各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校而異。作為實施基礎教育的學校,既要重視培養足球運動后備人才,又要重視培養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后備人才。因此,發展校園足球運動,沒有必要取消學生籃球、排球聯賽,更沒必要把校園球賽簡化為單一的足球比賽。
當前,振興中國足球,實現足球強國夢,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意志、國家行為。發展校園足球是實現足球強國夢、體育強國夢的重要舉措。各地、各校應當認真貫徹國家關于足球改革發展的相關文件精神,大力發展校園足球運動,確保促進足球發展振興的各項舉措落實到位。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必須從實際出發,從學生的興趣和意愿出發,可以有針對性地建立和發展一批足球特色學校,但決不能把所有學校都變為足球學校,否則就極有可能走入發展的誤區,或者變成形式主義,不但無助于校園足球的發展,反而會傷害部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
應該承認,足球雖好,但并非人人適合,足球重要,籃球、排球亦重要。我們不能因為發展校園足球而迫使籃球、排球等球類運動都讓位,這是不科學、欠理性的。對于學校來說,發展校園足球,除了為國家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足球專業運動人才外,更重要的還是要把足球運動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來抓,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提升身體素質。
綜上所述,奉勸各地、各校千萬不要誤讀國家發展校園足球的政策。振興中國足球、發展校園足球,不能傷及其他運動,不能忽視學生對其他體育運動的興趣,損害學生參與其他體育運動的權利。
(責編 歐金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