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國偉
礦山開采曾經給“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帶來巨大財富,但也留下不少“傷痛”。近幾年,浙江省安吉縣、青田縣、德清縣等各縣,加強對非煤礦山行業的綜合治理及技術改造,讓青山綠水也能帶來金山銀山。
礦山屬于高危行業,但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曾讓“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不得不為之“心動”。早在21世紀初,浙江省有非煤礦山近萬家。礦山帶來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不少“傷痛”,青山滿目瘡痍、礦區粉塵彌漫、河道清水變混、生產安全事故頻發。這是浙江省礦山未整治前不顧安全生產和生態環境,長期無序開采的真實寫照。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縣考察時,對當地關停礦山謀求生態發展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敢將舊貌換新顏
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三面環山,一條小溪從村中央穿過,生態旅游生意紅火。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余村掀起了開礦山的熱潮。因為開礦,余村常年煙塵漫天,樹葉被厚厚粉塵覆蓋,平時村民連窗戶都不敢開。礦山曾是余村人的“命根子”——全村280戶村民,一半以上家庭有人在礦區務工;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達300多萬元,居安吉縣之首。
2003年開始,安吉縣啟動了生態縣建設,重點對污染企業和礦山進行綜合治理,強制關閉22家嚴重污染企業,200余處礦山復綠。2014年,安吉縣又開展了“山青水凈”三年行動,制定了《安吉縣青山護綠、礦山企業清潔生產行動實施方案》,突出生態和安全綜合整治,重點推進綠色礦山創建,強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安吉縣安全監管部門在抓好日常礦山安全監管的同時,積極介入,主動作為,在綠色礦山創建和礦山綜合整治等工作中嚴把安全關、強化服務指導。對此,安吉縣安全監管局局長章熙祥說:“為生態添綠,為美麗添力,這既是著力也是借力,也使得安全生產真正做到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安吉縣是湖州市推進礦山綜合治理的一個影子。在連年整頓壓縮礦山企業的基礎上,湖州市從2013年5月起進行了礦山綜合治理,取得了石料開采量大幅壓縮、非法機組碼頭全部取締、環境污染有效控制、安全生產全面加強、礦山環境整治效果明顯等成效。
關停不留情面,技改不遺余力。走進國家級綠色礦山——湖州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加工區被綠色植物點綴得猶如公園。輸送帶把石料送入一個裝有噴淋除塵設備的全封閉車間,碎石時粉塵不會外溢;自主設計的固液分離系統每天能回收400 t沙、120 t泥,中水回用也使耗水量減少了90%以上。由于設備高度自動化,礦區從過去的240名員工,下降到了如今的120名,年產量卻從200萬t上升到了500萬t,生產事故的發生率也大大降低。
據不完全統計,湖州市去年礦山行業新投入綠色礦山建設資金逾3億元,礦山生態環境建設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經過一年治理,湖州境內的東、西苕溪兩大水系,水環境已大為改觀。環保部門最新監測數據表明,兩大水系懸浮物濃度均下降了70%以上。昔日的兩條“黃河”已重現“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美景。
“一舉三得”破難題
礦產開發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關系到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必須統籌協調。
推進礦山科學開采,實現“一舉三得”。2014年9月16日,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和省安全監管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砂石土礦產開發管理與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建立采礦權設置部門聯合踏勘制度,提出砂石土礦選址的安全生產要求,明確礦區范圍劃定原則,確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和《礦產安全設施設計》聯合編制、聯合審查機制等。《通知》著眼于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的協調發展,從制度設計著手,在推進礦業科學開發上攜手合作,解決了不少多年來想解決卻難解決的問題。2014年10月28日,國務院安委辦也將此《通知》轉發到其他?。▍^、市)安委會,供各地工作學習借鑒。
除了理清職責、強化頂層設計外,在尾礦庫綜合治理等重點工作中,浙江也統籌推進,做到了安全、環保、社會效益并重。地處浙西南山區的麗水市,礦產資源豐富,采礦歷史悠久,形成了數量眾多的尾礦庫。近年來,麗水市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尾礦庫隱患治理,引導和推動開展綜合利用。2014年,對4座尾礦庫采取了停產整頓措施,分別整改了排滲不暢浸潤線過高、排水斜槽開裂、山洪沖毀截水溝等重大隱患。全年安全監管部門共查出尾礦庫隱患243項,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隱患排查整改提高了尾礦庫的抗風險能力,2014年8月下旬,麗水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由于措施得當,尾礦庫經受住了洪災考驗,沒有發生一處險情。
麗水市還從2014年開始實施“清庫保平安”行動,政府積極響應,明確了尾礦庫清庫獎勵標準,調動業主清庫積極性,重點鼓勵以干排、回采和綜合利用等方式,有計劃地清空現有庫砂。浙江泰正鉬業公司投入1.2億元對尾礦庫進行綜合治理,目前,尾砂干排、二次回選、技改項目已基本完成,年產30萬m3的加氣混凝土砌塊綜合利用項目正在實施。2014年,麗水市24座停用尾礦庫中,已清空尾礦庫4座,正在實施清空的有3座,余下17座中有6座已列入下步清空計劃中。
青田縣黃垟礦區積極打造無尾砂、無廢水、無棄渣、無尾礦庫的“四無”生態環保的新礦區。青田縣政府多次牽頭,抽調安監、公安、經信、發改、國土、環保、水利等部門人員組成工作組進駐黃垟鄉,對尾礦庫進行專項整治。黃垟鄉專門成立礦區管委會,負責轄區礦山監管。每季度還由安全監管部門牽頭,組織多部門聯合執法,并聘請專家對每座尾礦庫進行“會診”。
攻堅克難譜華章
德清縣是50個全國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重點縣之一。德清縣礦山開采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主要生產普通建筑石料,行業鼎盛時期,全縣共有礦山企業59家,機組135套,碼頭205座,年生產能力達到1億t,從業人員近萬人。然而,如此龐大的產業,卻伴隨著巨大的資源消耗和落后的傳統工藝,粗放生產,導致連年嚴重的環境破壞和居高不下的礦山安全事故總量。
2014年以來,德清縣在各級安監部門的指導下,全力以赴抓好礦山安全生產攻堅克難工作,2014年首次實現了年度礦山安全生產“零死亡”。
源頭管理,嚴格控制開采總量。德清縣通過每周采集用電量、出港量、炸藥使用量等數據,加強對礦山企業實際開采量的動態監管,對到量到期礦山一律關停。2014年,對達到開采總量的5家礦山企業實施了停產并關閉注銷,對達到年度核定開采規模的1家企業實施了停產休整。
嚴格規劃,規范設置采礦權。德清縣按照礦產資源規劃“禁采區內礦山關停,限采區內礦山壓縮,開采區內礦山集聚”的要求,嚴格控制采礦權數量,規范設置出讓程序。堅決執行到期到量礦山一律關停的政策,依法關閉到量到期的礦山,注銷采礦許可證等相關證照。對現有礦山進行整合,鼓勵和引導礦山聯合、兼并重組,促使資源向優勢礦山企業集聚。通過整合,全縣僅保留9宗建筑石料采礦權。
綠色開采,整治礦山環境。德清縣要求礦山企業落實治污措施,確?!八狻⒃边_標排放,美化、綠化礦區環境,把礦山生產造成的環境污染降到最低。結合治水、治氣等中心工作,安全監管部門與環保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檢查機制,多次利用夜間、節假日對礦山污水和揚塵治理情況開展突擊檢查,發現問題堅決要求企業整改或停產整頓。通過各方努力,去年德清縣3家在產礦山企業均已通過市級綠色礦山創建提升達標驗收。
同時,德清縣推進浙江省首個閉坑礦地綜合開發利用試點——砂村集中開采區礦地綜合開發利用。德清縣政府成立現場指揮部,對礦地場平工程實施嚴格的全程監管,對安全生產隱患點進行及時排查、整改,堅決遏制事故發生。這里曾是浙江省最大露天礦區的砂村礦基地,現在已“人去、礦車散”,土地平整也已進入尾聲。這里將變身德清最大的工業平臺,一期建設就有3 500畝的寶貴土地資源。
浙江省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條路,積極探索和創新各類礦山安全監管措施,以礦山整治為抓手,與國土、環保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礦山的安全生產工作。浙江省各級安全監管部門也都攻克難關,創新多項監管措施,促進了礦山安全生產,守護青山和綠水。
實習編輯 李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