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慕瑞
當前,我縣幼兒園已在各地鄉鎮農村全面普及,農村幼兒教育像朝陽正冉冉升起。與此同時,農村幼兒園由于幼兒教師隊伍不穩定、專業程度不高、廣大農村家長思想觀念落后、幼兒園管理還不夠規范等因素嚴重制約著廣大農村幼兒園的快速發展和保教質量的提高,針對以上實際問題,談談對農村幼兒教育發展的幾點思考:
一、認清教育形勢,分析教育現狀
近年來,幼兒教育的重要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被譽為“中國的福祿貝爾”的陳鶴琴先生在南京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幼兒園,開始了幼教的新探索。但是農村幼兒教育的觀念還沒有得到重大的轉變。一是幼兒教育“小學化”觀念。幼兒教育“小學化”總是和家長的期望密不可分,當前農村相當一部分家長由于“望子成龍”心切,常把“今天學了幾個字?”“會背幾首詩”“能算幾加幾?”等掛在嘴邊,盡管幼兒園廣泛宣傳,但家長總不以為然。二是教師在實施幼兒教育中,小學化模式依然存在,幼兒教育教學方法、游戲活動組織、思想理念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明確教育目的,轉變教育觀念
幼兒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這是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在很長的時間里,幼兒教育只是作為初等教育的附屬品,主要的目的就是為兒童上小學做好準備,而忽視了幼兒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到后來,由于大力提倡幼兒教育以及家長自身觀念的轉變,幼兒教育的目的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家長們認為借助各種幼教的手段大力開發幼兒的潛能,希望能夠培養出一位神童來。所以就從胎教開始一直到孩子出生之后提前認字、提前走路,給孩子安排了無窮無盡的學習內容,剝奪了孩子快樂的童年。其實,孩子早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養神童,幼兒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頭腦靈活、身體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幼兒園的教育開始要以兒童自身發展為最終的目的,只有教育目的觀的轉變才能引起其他方面的轉變。一是我們必須通過多種渠道,堅持不懈進行宣傳的同時,堅持正確辦園方向,堅決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二要結合實際開辦家長學校,通過家長會、家園聯系冊、開放日等形式來改善農村家庭教育環境,更新家長觀念,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和教育水平。三是作為幼兒教師必須放下架子,從頭學起,建設學習型幼兒園,提升素質,適應幼兒教育要求。
以上是個人對農村幼兒教育發展的幾點思考,作為農村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觀念,大膽采用新的教育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真正實現一種“快樂式”的幼兒教育,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