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妙娟


摘 要:通過對新教師和專家型教師兩個課例主要環節的對比得出啟示:簡約而豐滿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動靜結合的情境操練易落實知識;以交際為導向的拓展易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關鍵詞:兩個課例;教學環節;教學啟示
一、緣起
本文兩個課例都來自教育一線工作者,教學內容是上海版《牛津英語》第二學期第二單元色彩詞匯。新教師的課是一節校級英語展示課,時間是2014年11月,學生是自己班學生,聽課對象是全校教師;專家型教師是上海靜安區某有10多年教學經驗的骨干教師,她的課是在本市某校慶典活動中的展示課,她借班上課,學生是一年級,時間是2015年1月,聽課對象是本市各城區英語教師。
二、課堂回顧
兩位老師的學生都是剛接觸英語的小學一年級學生,本課例的教學內容是牛津英語1B第三單元Colors的Lets learn部分,學習red,yellow,blue,green,pink,orange六個表示顏色的詞匯。
教學片段一:熱身導入
三、教學啟示
對兩個課例進行對比,我得出以下啟示:
啟示一:簡約而豐滿的導入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是全部教學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岳蔚認為英語課上的導入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一個適合教學開展、適合學生發展的良好課堂教學氣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新老師和專家型老師都用到了Guessing game,這個游戲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新教師更加注重熱身形式的多樣化:復習單詞、唱英語歌、日常問答等,在導入環節花費的時間過多,導致操練和鞏固時間緊張;而專家型教師注重用簡單的問答讓更多的學生開口,關注到了全體學生。正如教育家夸美紐斯所說,提供一種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東西,當學生們的思想經過這樣的準備之后,他們就會以極大的注意力去學習。
啟示二:動靜結合的情境操練易落實知識。
課堂操練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鞏固所學的內容,也是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提高語言創新能力的最佳時機。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新教師采用了多種教學途徑:猜、變、說、看等互動形式。而專家型教師的操練首先是通過一個有趣的Flash和找單詞游戲復習已學句型和已學顏色。然后圍繞Mix ... and ... Its ...展開,在操練環節中直接拋給學生這樣幾個問題:Red and blue = ;White and black = ;Mix ... and ... = ?不僅僅抓住一年級學生“好動、好強、好新奇”的特點,而且給了學生思考和想象的自由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探索的樂趣。不僅做到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而且創設了相對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課堂,享受英語學習帶來的快樂。
啟示三:以交際為導向的拓展內容易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正如一句教學格言所說:你聽,你忘了;你讀,你記住了,你做,你學會了。學生只有在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學會語言、用好語言。
新老師的拓展內容是:Im a magician,a good magician. Mix... and ...I get .... I can do it. How about you?專家型教師的拓展內容是:white,black,grey,beautiful,super,colourful,house. love. I am a magician. A super magician. Mix red and blue,its purple. Mix white and black,its gray. Mix red and white,its pink. Mix red and yellow,its orange. Mix blue and yellow,its green ... I can do it. And you?
兩節課的深度是不一樣的,專家型教師的課對學生英語的聽說認讀多方面進行訓練,學生在課堂上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提升。專家型教師通過故事表演很自然地將整個課串在一起,通過情境中的語言交際讓學生運用語言。故事最后讓學生意識到單色世界不是我們想要的,然后引出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彩色的,我們愛這個絢麗多姿的世界。引出形容詞Colourful和beautiful。We love this colourful world。
四、我的反思
從兩個課例看,新教師的課屬于穩扎穩打型,注重知識的鞏固,在此基礎上新授;而專家教師的課則穩中求勝,環節緊扣,讓人茅塞頓開。在課的環節上都具簡約導入、互動操練和開放交際的特點。此外,專家型教師的課更具情境性,做到了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應還原真實的社會和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在情景中認知,在生活中體驗。
根據筆者從教經歷,結合對這兩個課例的深入分析,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正如胡慶芳在他的論著中說: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不僅僅拘泥于課本,而應延伸到生活的現實交際中,創造性地處理好教材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信息的分享。生成有意義、有價值的內容,而不能為單純的運用語言而運用語言。對知識的操練鞏固不能停留在機械的讀讀記記上。即使面對同樣的教學內容,面對不同的學生,也該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制訂符合學生的教學設計,安排相對應的教學活動能使師生配合更加默契,從而使教學取得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岳蔚.小學英語教學精彩片段和課例賞析[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7.
[2]胡慶芳.精彩課堂的預設與生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