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教學的作用意義重大,它既能激發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又能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孩子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信念。因此,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分析游戲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利與弊,以期為廣大體育教育同仁提供借鑒。
關鍵詞:游戲教學;體育教學;小學;利弊分析;對策建議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的利弊分析
游戲教學,寓教于樂,寓學于樂,是近些年來備受體育任課教師和學生歡迎的一種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方式,這一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亦是如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科學、適當地應用游戲教學,不僅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且還能夠通過積極、主動、能動的參與,促進學生對于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學習與掌握。所以,如今游戲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調節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等積極作用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
但是實際上,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游戲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同樣也不例外。游戲教學雖然具有上述的諸多優點,但是同時也具有消極的一面。如果體育任課教師對游戲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刻或是不夠準確,就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追隨新課改的潮流,盲目地應用游戲教學,往往就會出現遷就學生的膚淺興趣、游戲教學脫離了體育運動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為了游戲而游戲等諸多問題,不但不會對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產生積極的促進意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高效開展。
為了更為直觀、生動地凸顯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的利與弊,以下就以體育教學中常見的“喊數抱團”游戲為案例進行簡要的分析。
游戲描述:在教案中,體育教師在開展鉛球教學的基本教學部分設計了“喊數抱團”游戲。游戲的方法如下:教師讓學生圍成一個圓圈,沿逆時針的方向慢跑,當教師突然喊出數字時,學生就應按照教師所喊出的數字抱成一團,剩下的人或是沒有及時抱團的人就會受“罰”。游戲的規則為:(1)學生聽到教師報出的數字抱團時,不得因人數不符互相推人撞人;(2)教師在喊出數字之后,要讀“秒”以限制學生反應的時間。
游戲分析:首先,此游戲教學所選擇的游戲對象是比較合理的。小學階段的學生生理發育還不成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仍然是以感性認識為主,而且肢體的協調性、靈敏性以及反應能力均較低,因此,針對小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應用“喊數抱團”,有助于促進其身心各方面素質的發展。其次,此游戲開展的目的不合理,影響了教學成效?!昂皵当F”游戲的目的是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培養其分析、判斷和反應的能力,同時讓學生的身體得到相應的活動。因此,更適合在教學的準備部分開展,而在教學基本部分應用游戲教學法時,則最好能夠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此處在鉛球教學的基本部分開展“喊數抱團”的游戲,兩者之間并不存在實質性的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系,因此,此處游戲教學的應用是盲目的,對于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消極的影響。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的對策及建議
1.應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
只有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合理地應用游戲教學方法,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應用成效。針對小學生來說,其身心特點如下:
(1)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神經過程興奮與抑制的發展不夠平衡,其中興奮占優勢,而且容易擴散,因此,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其往往會出現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動作不夠協調和準確等特點;(2)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神經過程的靈活性較高,因此,具有易疲勞,但是也易恢復的特點;(3)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骨骼的化學成分與成年人不同,其骨骼中含有的有機物比較多,無機物比較少,因此,骨骼的彈性比較大,但是硬度比較小,所以,很容易發生形變;(4)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關節囊比較薄,而且周圍的韌帶也比較松弛,活動的范圍比較大,因此,很容易出現脫臼的問題;(5)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機體的肌肉含水分比較多,比較柔軟,橫斷面積比較小,肌纖維也比較細,再加上神經調節的作用還不夠完善,因此,在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技術動作不夠協調和精確,控制身體的平衡能力比較差等問題。
2.分階段組織有針對性的游戲
其中,第一階段指的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第一階段的小學生對于游戲的依賴性還比較大。因此,體育任課教師在選擇和組織體育小游戲時,應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較為簡單的小游戲來穿插到體育教學之中,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達到體育教學和鍛煉的目的。而二年級的小學生,雖然與一年級的小學生一樣同屬于第一階段,但是由于已經經過了一年的學習,他們對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已經有所熟悉,此時,體育任課教師在針對二年級的小學生選擇和組織體育小游戲時,就可以選擇和組織一些既有趣,又有利于學生體育技能學習和掌握的小游戲。
第二階段指的是三四年級的小學生。三四年級的小學生相對于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而言,認知能力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提高,而且經過之前的學習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體育技能基礎,因此,在將游戲教學應用于體育教學活動中時,體育任課教師就應注意游戲應用的適度性,切忌出現游戲過度、熱鬧過頭的問題,影響教學成效。
最后,第三階段指的是五六年級的小學生。處于第三階段的學生,相對于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思維能力和學習的接受能力也都比較強,因此,在將游戲教學法應用于體育教學時,體育任課教師就可以選擇和組織一些具有一定的難度或是挑戰性的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在掌握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同時,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龔堅.體育游戲與健康[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侍崇艷,劉峰.蘇北小學體育教師體育游戲運用特征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