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波
摘 要:對現(xiàn)在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大都是獨生子女,比較嬌慣,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在體育教學中,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困難和挫折,從而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將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那么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挫折教育呢?
關鍵詞:體育教學;挫折教育;教學氛圍
一、樹立新的教學觀念,認識到挫折教育的意義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和深入,體育老師也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注重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把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作為教學的最終目的,對學生的挫折教育就要從小做起,積極樂觀的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能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重新振奮,因此,體育老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面對困難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技巧。
挫折教育可以使學生從外界中得到快樂,從而激發(fā)一種積極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態(tài),這樣學生就能在挫折面前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挫折不一定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只要方法得當,就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斗志,磨煉他們的意志,使他們處之泰然。當他們在經歷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老師要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表揚和肯定,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面對困難的勇氣。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培養(yǎng)抗挫折能力
體育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抗挫折能力最好的場所,因為學生之間存在著個性差異,老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首先,老師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在體育課上,要多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對于性格外向的學生來說,他們活潑好動,樂觀積極,但是也容易驕傲,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直接進行說教教育,給他們制訂更高的目標,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避免出現(xiàn)驕傲自滿的現(xiàn)象;而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他們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少言寡語,老師要啟發(fā)引導,采取比較委婉的說服教育,潛移默化感化學生;對于抑郁型的學生,他們表現(xiàn)孤獨、悲觀、不善于和他人交流,針對這些情況,老師要講究策略,運用恰當?shù)姆椒ㄒ龑麄兒蛥⑴c到集體活動中共同合作,培養(yǎng)他們果斷的品質,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創(chuàng)設挫折教學情境
由于學生受到先天遺傳和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對失敗和挫折的忍耐力是不同的,所以,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每一個學生對失敗和挫折的承受能力,使他們在情境教學中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尤其是對待一些比較特殊的學生,比如,單身家庭長大的學生、殘疾學生、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學困生等,采取的方法一定要適當、謹慎、耐心,不能草草了事,可以采取三步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
1.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學生在練習跨越式跳高中,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操場布置幾個不同高度的跳高架,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激發(fā)他們鍛煉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保持良好的情緒。
2.激發(fā)情緒。對于跳過低高度的學生,老師可以給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試試高一些的高度,這也是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所需要的。老師給學生設置的難度,學生在練習時能夠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在鍛煉的過程中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得到提高。在學生情緒高漲的時候,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是鍛煉學生抗挫折的最好機會,因此,老師要抓住這個時機,對學生進行抗挫折能力教育。
3.釋放個性。老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讓學生自主選擇,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釋放他們的個性,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得到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四、營造和諧、合作、民主的教學氛圍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實現(xiàn)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雙邊互動。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充分發(fā)揮老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競爭和合作的學習方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集體意識,形成良好的品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利保證。比如,拔河比賽、接力賽等體育游戲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合作的機會,老師要鼓勵學生多和他人交流合作,廣交朋友。體育老師也要多和學生溝通,和他們一起游戲,一起比賽,共同享受成功的樂趣。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培養(yǎng)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能夠自主解決問題。如果自己不能解決這些困難,要找能夠幫助自己的對象尋求幫助,包括老師和同學,老師要積極給予幫助和指導,和他們一起探究解決問題的方式,共同合作戰(zhàn)勝困難。培養(yǎng)學生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友誼,樹立合作意識,增強抗挫折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呂坤.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挫折教育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2]崔思棟,王斌,武云化.體育專業(yè)學生暗示套語與暗示訓練效果的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04).
[3]曾樹東.論體育教學中的挫折教育[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08).
[4]張從文.體育教學中的成功、快樂、挫折教育[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