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燕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它具有知識性強的特點,傳統的教學常常使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慢慢地就不喜歡識字,而新課標對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為了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就必須努力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如讓學生在趣味中記憶識字,讓學生在多種途徑中識字,肯定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感到學習是一件多么快樂和輕松的事情,那么識字教學也必將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識字教學;趣味性;自主性
我們知道,傳統的教學常常把學生當作學習的機器,把知識強制地塞給學生。因此,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慢慢地就不喜歡識字了。為了讓學生從心底喜歡上識字,有自主識字的愿望。我們教師必須努力構筑新的教學模式,設計新的教學方法,使機械、呆板的教學內容變得妙趣橫生、賞心悅目,同時要注意增強教師語言的感染力,喚起學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動、活潑、高效的課堂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讓識字教學充滿樂趣。
一、讓學生在趣味中愉快地識字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只要是游戲,他們就會喜歡。讓學生在玩中認識漢字,邊活動邊識字,符合兒童的天性。在識字教學中,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識字游戲。如,我在教學《識字4》這一課時,先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同學們,剛才我們在蜻蜓姑娘的帶領下,來到了我們向往已久的動物園,見到了可愛的小動物。瞧它們把拼音帽子藏起來,想考考你們的記性,你能把這些詞語貼到它們的門牌上去嗎?請拿出詞語卡片,同組的小朋友相互合作,來貼一貼,貼好后再一起讀一讀,看哪一組完成得又快又正確(播放《春天在哪里》的磁帶)。”
又如,在教學《紙船和風箏》時,我設計出“小松鼠送紙船”的游戲,在通往小熊家的小溪里放了許多紙船,在紙船上寫上生字詞語,只要學生讀對了這些詞語就可以到達小熊家。學生情緒高漲,表現得很活躍。兒童在游戲中學習,真正做到“教者有心,學者無意;玩中有學,學中有玩”。
二、讓學生在多種途徑中識字
現代漢字教學觀認為,兒童識字是他們自己生活、學習、成長的需要。為此,我們應努力在漢字與兒童生活間建立聯系,豐富識字的途徑。
1.讓學生在生活環境中識字
學生在生活環境中會接觸到很多漢字,如人名中的字、學生證和標語上的字,還有學習用品、電視廣告語……可以說目之所及,到處都有漢字,時時處處都是學習漢字的機會。因此,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隨時隨地地識字,自主學習漢字,感受識字的樂趣。在新生的交際課上,請每個學生帶上自己的姓名卡來介紹自己,識記各自的姓名;讓學生輪流發作業本,對同學的姓名進行認識、鞏固;家中的物品包裝袋上的漢字就更多了:“茂發”蛋黃派、“佳潔士”牙膏、“可比克”薯片等。當學生正確讀出生活環境中的漢字時,他們多么興奮呀!于是,他們更加樂此不疲。
2.在讀寫實踐中識好字、用好字
在教學實踐中,為了加強應用,教師應鼓勵學生盡可能從多個環境中去認字和識字。如,在課外閱讀中,可以讓學生交流自己在讀書中了解的故事、知識,學會的兒歌、謎語,認識到的漢字,比賽誰在書中認得字多,誰掌握得詞語多,誰最先把文章讀準、讀順,并說說你是從那本書中學到的;在寫話練習中,也要讓學生多用漢字,還要盡可能在字典中找到不認識的字,并且記住這個字。在學生中開展“我是識字王”和“今天我們是識字先進小組”的比賽活動,還可以鼓勵學生自辦手抄報,以剪報、繪畫等藝術手法與識字寫字創造性地結合起來。另外,“寫寫小日記”和“日積月累”比誰積累得詞語多等活動,也可以使讀寫實踐和識字教學結合,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發展。
三、肯定學生的創造潛能,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
在識字過程中我們創造了多種方法,讓學生樂學、愛學、會學,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尊重學生的特性去鼓勵和肯定他們,讓他們有識字的熱情和信心,因此,課堂上我常常這樣問學生:“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容易)寫?你最喜歡(討厭)哪個字,為什么?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記得有學生這樣回答:“‘飛字真有趣,就像一只小鳥,橫斜鉤就像是小鳥飛快地向前飛翔,速度很快,撇、點就像是小鳥的一對翅膀。看,那是小鳥在展翅飛翔呢!”多么豐富的想象力啊!還有個學生回答:“我是這樣區分‘烏和‘鳥的。天上快要下雨了,整個天空黑黑的,什么都看不見,一點亮光都沒有呢,那是‘烏云滿天都是,‘烏字里面沒有點,所以看不見;而小鳥的‘鳥字里有點,那點就是小鳥那明亮的眼睛呀,不管看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它都能看得見,假如小鳥沒了這個點,它就沒有了明亮的眼睛,那它就會沒有小蟲吃,就會餓死的,所以小鳥的‘鳥字一定要寫上點,可千萬別忘了點哦!”多么形象的比較啊!我想,這位學生以后肯定不會把“烏”和“鳥”這兩個字寫混淆的。
總之,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小,這就決定他們好動、愛玩、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等特點。只要我們教師遵循低年級學生的身心規律,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努力創設各種情境,讓他們在充滿樂趣的教學環境中自主地學習,在傾聽、觀察、對話等語文實踐活動中不斷發現,主動構建,從而成功地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那么識字教學也必將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張克嚴.中華教育改革論文[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
[2]賈蕾.低年級教學應遵從學生認知特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老子.道德經[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4.
[4]潘清珠.淺談識字教學的藝術性[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陸志平.語文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