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 要:英語學習總呈現出一種“筆重口輕”的現象,學生難以進行流暢、清晰、有思維的表達和交流??谡Z交際更多的是機械的句型套用,猶如“印刷術”般產出固定的表達和類似的內容。能否通過微技能教學,找到英語口語教學的捷徑,并以此來指導教學,幫助學生提升口語交際的水平呢?就此問題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微技能;口語交際;策略培養
現在多數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和交流過程中自信不足,口不能言,詞不達意現象普遍。教師更關注學生的筆頭表達能力的準確性,對口語交流雖然也抱有美好希冀,但是整個教學更傾向于“重筆頭輕口頭”的現狀,使語言的綜合運用成為理論上的可行,口語交際猶如模式表演,徒具外形而已。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我們是否有可能將課標中說的技能再細化,形成課堂行之有效的微技能呢?
百度百科對微技能的界定是: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所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同時吸收、了解該語言書面或口頭發出的種種知識和信息。基于語言的交際功能,學好語言就要掌握聽、說、讀、寫這四項技能,而每個技能又可劃分為更小的語言技能,即微技能(micro-skill)。
一、Why——為什么要使用語言微技能
1.搭建框架,指導口語教學
語言交流在學生認知發展的過程中起著一種特殊的作用。英語教師的語言是學生能接觸到的最快捷、最專業的語言,要在簡明、準確、形象、生動、幽默、風趣、韻律和節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語教師必須堅持用英語教學,讓學生用英語來想英語。同時,相應的“體態語”要盡可能符合英美人的習慣,這種“仿真”,能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語的語言環境之中,以滿足學生語言美之心理需求。微技能的界定讓教師能準確認清每節課的語言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的重點,預測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
2.給學生口語交際評價體系
怎樣的語言交際是完整的?今天的交流有效嗎?學生需要一定的標準進行自我的評價與衡量。微技能的滲透和教學能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會自我反思和評價,更突顯其學習意識,收獲成功。
3.給家長有效參考的標準
農村的家長對孩子的英語教育極為關注,語言微技能的教學使他們能有效地監督學生的英語表達狀態,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學會指導溝通的途徑。
二、What——使用微技能需要什么
1.教師和學生
教師是課堂的引路人,是學生學習交流的領航者。教師對微技能的準確認識,對語言材料的精心設計,在很大程度上能幫助學生有效學會并熟練運用于交際中,收獲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學生是交際的主體。只有學生學會了微技能,并能運用微技能進行口語交際,我們才能說這樣的教育是成功的。
2.語言材料
語言材料是學生進行交流的內容,只有合適、有趣的內容才能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并注重微技能的使用和反饋。小學生可以使用的語言材料要注意趣味性和知識性的整合??梢允墙滩纳系恼Z言材料,可以是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的英文歌曲,簡單信息等資源,也可以是網絡上的一些趣味話題或時文等語言資源。
三、How——怎樣使用微技能
1.明示口語微技能目標
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布魯姆說過:“有效教學始于準確知道希望大道的目標?!闭Z言微技能中需要的策略有:語音類(發音、模仿和語調)、口語策略類——有關話題的引出、維持、插話、轉移、回應和結束;運用不同的口語詞塊,固定句型表達等等。
2.組織針對性口語活動
(1)耳濡目染
艾倫科普蘭說:“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么也替代不了傾聽音樂。”語言也是如此,要想學會交際,首先要學會傾聽——聽英語表達的語氣、節奏、力度;其次就是多模仿——學語流,學地道的表達。除了布置例常的每周20分鐘聽讀外,每天的早讀課我都安排學生聽迪斯尼動畫英語,劍橋動畫英語等原版語音材料十分鐘;之后讓學生跟錄音朗讀;關掉聲音,嘗試給錄音進行配音。在這樣的語言環境浸潤下,學生語言表達得更地道、更流暢、更自然;能學會利用非語言信息表達自己的意圖;能夠開口、勇敢地開口、優美地開口。
(2)頭腦風暴
口語交際之所以會困難重重,學生有口難開,絕大多數原因在于學生“積不厚,啟不發”。因此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難題,關鍵在于引導學生補充經驗,提升水平,拓寬思維。牛津教材的設計大多是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語言材料,對于這樣的一些材料,我們要善于放手,鼓勵學生關注話題的引出、維持,善于將過去的知識組成自己的口語“儲蓄庫”。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時事話題進行思維訓練語言的練習,學生感興趣的同時也能收獲很多。
(3)脫口而出
學習技能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會用。微技能最終的呈現方式必然離不開學生的口語輸出。在實際課堂上,我們可以利用每個單元的主題、學生的生活時事進行大量的talk show練習,為學生脫口而出創設機會。
脫口秀練習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重組大腦中的信息,并通過簡單的交流,比較流暢地進行表達,既可以鍛煉學生口頭表達的膽識,也可以檢測學生各項微技能的綜合運用。
3.學生主動反饋與評價
(1)知“微”積厚——微技能“舉一反三”
學習者要能夠連貫地說出幾個詞或幾句話,前提是學生有這樣的語言積累;學習者能夠把詞語按照不同的長度,以組塊的形式說出來,關鍵在于學生的組塊意識;學習者能夠按照某種句型表達自己的想法,離不開方法的指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班有一本“諸葛亮詞匯本”,學生本周選擇一個主題進行收集。如字母a開頭的單詞:apple,an,animal,Ann,American,...,拓展到以go開頭的詞組:go swimming,go to school,go home,...形容人或事的詞;形容動作的詞匯等等不一而足,積累語言厚度。
(2)知“微”見“章”——微技能“舉三歸一”
微技能的掌握離不開學生的實踐和評價,離不開趣味性的語言表達。例如,表演對話“mummy and her baby”,學生分別從得體性、準確性、流暢性給表演的小組進行評價,評選出“風采獎”;評選“禮儀小衛士”等豐富多彩的口語交流活動,實現微技能的舉三歸一。
(3)知“微”見“著”——微技能“歸一悟三”
語言的各項技能都是互通的,能說會說就懂得怎么聽、怎么讀、怎么寫,即所謂歸一悟三。在微技能目標的指引下,學生更善于模仿,更關注聽到的內容,并努力嘗試運用聽到的內容;學生通過詞匯和句型的積累,能在口頭上表達對某一話題的理解,并能通過話題進行簡單的寫作。通過微技能目標進行作文的互相評閱。同時通過寫作,反饋自己的技能掌握情況,并進行有針對性地再訓練,最終實現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
四、語言微技能不是萬能的
史寧中教授說:“我們必須清楚,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不能傳遞的,只能考親身經歷。”智慧并不完全依賴知識的多少,而依賴知識的運用,依賴經驗,教師只能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磨煉。語言交際的智慧離不開信息的交流和溝通的互動,微技能的運用也離不開基于學生實踐的反思。在此基礎上的任何技能都是空談,所以我們切忌微技能的喧賓奪主,過度依賴。
參考文獻:
[1]安妮塔.伍爾???伍爾福克教育心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0.
[2]朱曉燕.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如何有效選擇和運用[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02.